一、什么是FMDB
FMDB是iOS平臺的SQLite數據庫的框架
FMDB是以OC的形式封裝了SQLite的C語言框架。
二、FMDB的優點
1、使用起來更加面向對象,省去了很多麻煩,冗余的C語言代碼。
2、對比蘋果自帶的COreData框架,更加輕便靈活。
3、提供了多線程數據庫操作安全,有效防止數據換亂。
三、FMDB的gitHub地址
四、FMDB有三個核心的類
1、FMDatabase:一個FMDatabase對象代表一個單獨的SQLite數據庫。用來執行SQL語句。
2、FMResultSet:執行查詢的結果集類
3、FMDatebaseQueue:用于在多線程中執行多個查詢或者更新,它是線程安全的。(因為這個類中自帶一個FMDatabase對象,所有初始化次對象的時候會自動生成一個數據庫對象,而且在想要拿到數據庫對象執行更新,或者查詢操作的時候,不需要從FMDatabaseQueue對象中取得FMdatabase對象,可以使用框架提供的方法:inDatabase:(^Block)方法,這個方法中帶的Block中把數據庫對象作為參數傳進來了。
五、FMDB特點
1、在FMDB中處查詢以外的所有操作都稱為“更新”。(比如:create、drop、insert、update、delete等)。所以都使用:executeUpdate方法執行更新。
2、除了更新操作,FMDB中剩下查詢操作,在FMDB中使用:executeQuery執行查詢操作。
六、FMDB事務
事 務(Transaction)是并發控制的基本單位。所謂的事務,它是一個操作序列,這些操作要么都執行,要么都不執行,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工作單位。例 如,銀行轉賬工作:從一個賬號扣款并使另一個賬號增款,這兩個操作要么都執行,要么都不執行。所以,應該把它們看成一個事務。事務是數據庫維護數據一致性 的單位,在每個事務結束時,都能保持數據一致性。
針對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事務的提出主要是為了解決并發情況下保持數據一致性的問題。
事務具有以下4個基本特征。
●?? Atomic(原子性):事務中包含的操作被看做一個邏輯單元,這個邏輯單元中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敗。
●?? Consistency(一致性):只有合法的數據可以被寫入數據庫,否則事務應該將其回滾到最初狀態。
●?? Isolation(隔離性):事務允許多個用戶對同一個數據進行并發訪問,而不破壞數據的正確性和完整性。同時,并行事務的修改必須與其他并行事務的修改相互獨立。
●?? Durability(持久性):事務結束后,事務處理的結果必須能夠得到固化。
2.事務的語句
開始事物:BEGIN TRANSACTION
提交事物:COMMIT TRANSACTION
回滾事務:ROLLBACK TRANSACTION3.事務的4個屬性
①原子性(Atomicity):事務中的所有元素作為一個整體提交或回滾,事務的個元素是不可分的,事務是一個完整操作。
②一致性(Consistemcy):事物完成時,數據必須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和事物開始之前,數據存儲中的數據處于一致狀態。保證數據的無損。
③隔離性(Isolation):對數據進行修改的多個事務是彼此隔離的。這表明事務必須是獨立的,不應該以任何方式以來于或影響其他事務。
④持久性(Durability):事務完成之后,它對于系統的影響是永久的,該修改即使出現系統故障也將一直保留,真實的修改了數據庫4.事務的保存點SAVE TRANSACTION 保存點名稱 --自定義保存點的名稱和位置
ROLLBACK TRANSACTION 保存點名稱 --回滾到自定義的保存點
其他高手的一些補充:
事務的標準定義: 指作為單個邏輯工作單元執行的一系列操作,而這些邏輯工作單元需要具有原子性,? 一致性,隔離性和持久性四個屬性,統稱為ACID特性。
所謂事務是用戶定義的一個數據庫操作序列,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工作單位。例如,在關系數據庫中,一個事務可以是一條SQL語句、一組SQL語句或整個程序。
事務和程序是兩個概念。一般地講,一個程序中包含多個事務。
事務的開始與結束可以由用戶顯式控制。如果用戶沒有顯式地定義事務,則由DBMS按缺省規定自動劃分事
務。在SQL語言中,定義事務的語句有三條:
BEGIN TRANSACTION
COMMIT
ROLLBACK
同生共死。。
顯示事務被用begin transaction 與 end transaction 標識起來,其中的 update 與 delete 語句或者全部執行或者全部不執行。。 如:
begin transaction T1
update student
set name='Tank'
where id=2006010
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id=2006011
commit
簡單地說,事務是一種機制,用以維護數據庫的完整性。
其實現形式就是將普通的SQL語句嵌入到Begin Tran...Commit Tran 中(或完整形式 Begin Transaction...Commit Transaction),當然,必要時還可以使用RollBack Tran 回滾事務,即撤銷操作。
利用事務機制,對數據庫的操作要么全部執行,要么全部不執行,保證數據庫的一致性。需要使用事務的SQL語句通常是更新和刪除操作等。
end transaction T1
關于savepoint
用戶在事務(transaction)內可以聲明(declare)被稱為保存點(savepoint)
的標記。保存點將一個大事務劃分為較小的片斷。
用戶可以使用保存點(savepoint)在事務(transaction)內的任意位置作標
記。之后用戶在對事務進行回滾操作(rolling back)時,就可以選擇從當前
執行位置回滾到事務內的任意一個保存點。例如用戶可以在一系列復雜的更
新(update)操作之間插入保存點,如果執行過程中一個語句出現錯誤,用
戶 可以回滾到錯誤之前的某個保存點,而不必重新提交所有的語句。
在開發應用程序時也同樣可以使用保存點(savepoint)。如果一個過程
(procedure)內包含多個函數(function),用戶可以在每個函數的開始位置
創建一個保存點。當一個函數失敗時, 就很容易將數據恢復到函數執行之前
的狀態,回滾(roll back)后可以修改參數重新調用函數,或執行相關的錯誤
處理。
當事務(transaction)被回滾(rollback)到某個保存點(savepoint)后,
Oracle將釋放由被回滾語句使用的鎖。其他等待被鎖資源的事務就可以繼續
執行。需要更新(update)被鎖數據行的事務也可以繼續執行。
將事務(transaction)回滾(roll back)到某個保存點(savepoint)的過程如
下:
1. Oracle 回滾指定保存點之后的語句
2. Oracle 保留指定的保存點,但其后創建的保存點都將被清除
3. Oracle 釋放此保存點后獲得的表級鎖(table lock)與行級鎖(row
lock),但之前的數據鎖依然保留。
被部分回滾的事務(transaction)依然處于活動狀態,可以繼續執行。
一個事務(transaction)在等待其他事務的過程中,進行回滾(roll back)到
某個保存點(savepoint)的操作不會釋放行級鎖(row lock)。為了避免事務
因為不能獲得鎖而被掛起,應在執行 UPDATE 或 DELETE 操作前使用 FOR
UPDATE ... NOWAIT 語句。(以上內容講述的是回滾保存點之前所獲得的
鎖。而在保存點之后獲得的行級鎖是會被釋放的,同時保存點之后執行的SQL語句也會被完全回滾)。
事務處理機制不但有以上特性,原子,一致,隔離,持久,還有性能上也有不錯的表現,以下是測試使用事務和不使用事務的測試代碼
運行后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性能上的區別。
[objc]view plaincopy
-(BOOL)openDB
{
BOOL?isFile?=?NO;
NSString?*DBFilePath?=?[self?getDBPath];
NSFileManager?*filaManager?=?[NSFileManager?defaultManager];
if([filaManager?fileExistsAtPath:DBFilePath])
isFile?=?YES;
self.iFmDb?=?[FMDatabase?databaseWithPath:DBFilePath];
NSLog(@"openDB");
if?(![self.iFmDb?open])
{
return?NO;
}
return?YES;
}
-(void)testDBSpeed
{
NSDate?*date1?=?[NSDate?date];
[self?insertData:500?useTransaction:NO];
NSDate?*date2?=?[NSDate?date];
NSTimeInterval?a?=?[date2?timeIntervalSince1970]?-?[date1?timeIntervalSince1970];
NSLog(@"不使用事務插入500條數據用時%.3f秒",a);
[self?insertData:1000?useTransaction:YES];
NSDate?*date3?=?[NSDate?date];
NSTimeInterval?b?=?[date3?timeIntervalSince1970]?-?[date2?timeIntervalSince1970];
NSLog(@"使用事務插入500條數據用時%.3f秒",b);
}
-?(void)insertData:(int)fromIndex?useTransaction:(BOOL)useTransaction
{
[self?openDB];
if?(useTransaction)?{
[self.iFmDb?beginTransaction];
BOOL?isRollBack?=?NO;
@try?{
for?(int?i?=?fromIndex;?i<500+fromIndex;?i++)?{
NSString?*nId?=?[NSString?stringWithFormat:@"%d",i];
NSString?*phone=?[[NSString?alloc]?initWithFormat:@"phone_%d",i];
NSString?*strName?=?[[NSString?alloc]?initWithFormat:@"name_%d",i];
NSString?*roomID=?[[NSString?alloc]?initWithFormat:@"roomid_%d",i];
NSString?*sql?=?@"INSERT?INTO?GroupPersonInfo(uid,phone,name,groupRoomId)?VALUES?(?,?,?,?)";
BOOL?a?=?[self.iFmDb?executeUpdate:sql,nId,phone,strName,roomID];
if?(!a)?{
NSLog(@"插入失敗1");
}
}
}
@catch?(NSException?*exception)?{
isRollBack?=?YES;
[self.iFmDb?rollback];
}
@finally?{
if?(!isRollBack)?{
[self.iFmDb?commit];
}
}
}else{
for?(int?i?=?fromIndex;?i<500+fromIndex;?i++)?{
NSString?*nId?=?[NSString?stringWithFormat:@"%d",i];
NSString?*phone=?[[NSString?alloc]?initWithFormat:@"phone_%d",i];
NSString?*strName?=?[[NSString?alloc]?initWithFormat:@"name_%d",i];
NSString?*roomID=?[[NSString?alloc]?initWithFormat:@"roomid_%d",i];
NSString?*sql?=?@"INSERT?INTO?GroupPersonInfo(uid,phone,name,groupRoomId)?VALUES?(?,?,?,?)";
BOOL?a?=?[self.iFmDb?executeUpdate:sql,nId,phone,strName,roomID];
if?(!a)?{
NSLog(@"插入失敗2");
}
}
}
[self?closeDB];
}
-?(BOOL)?closeDB
{
NSLog(@"closeDB");
if?(self.iFmDb)
{
return?[self.iFmDb?close];
}
return?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