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這些關于書籍的名言引導著我愛上閱讀,我也享受到閱讀帶給我無比的快樂和心智的啟迪以及人生的指導。只是常后悔年少時貪玩、年輕時情迷,讀的書并不多。所以孩子打小,我就立志要把孩子煉成“小書蟲”,絕不讓我的遺憾再在孩子身上重復。
1
如何下手“煉”,頗費我思量。經過閱讀名家育兒書籍及“度娘”查閱資料的幾番比對,我決定先改造居家環境,把書籍當成居家的常用品。臥室、客廳、廚房、衛生間,書桌、沙發、床頭柜、擱物架,都被我“隨意”地擺上了適合孩子年齡閱讀的讀物。盡管家里由此看起來比較亂,但是孩子在家里走動,隨時都會有和書籍的“奇遇”:《海盜船長》、《幼兒畫報》、《我們愛科學》、《巴巴王國》……孩子還小時,認不出那些字,讀的是書上的配畫,從色彩到形象,卻也讀得津津有味,然后就舉著書來找媽媽解讀圖畫后面的故事。有時也會撕書玩,我就去找那種撕不爛的書。
晚上是我們的共讀時光,我們一起讀圖畫、讀色彩,認簡單的字,朗誦簡短的兒歌。到了睡覺時間,我們開始啟動睡前故事,有時由我讀,有時用點讀筆播放。盡管媽媽的普通話太蹩腳,十個晚上,至少有七個晚上,孩子會要求“點播媽媽故事”。就這樣,一直讀到孩子上三年級,自己早就能獨立閱讀了,卻還是喜歡睡前“點播媽媽故事”。除了“點播”,我也時時提議孩子“插播”,就是由孩子朗讀一個故事,媽媽朗讀一個故事,故事讀完之后則是根據故事內容,互相提問環節,這樣既增加了趣味性,也訓練了聽故事的專注度和記憶力及概括表達能力等。
2
購書也是一個樂趣無窮的環節。一方面,家庭開支專項列出每個人每月可提取20元錢作為購書資金;書籍也常被列為獎品,孩子得到十顆小紅花了、背出十首古詩了,或跳繩一口氣達到200下了(這對孩子來說,非常有挑戰性)都可以提要求,購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有時網購,有時去實體書店。盡管網購很方便,書籍的種類也多,但書店,我們每個月至少會去一次。有時買上一兩本,有時也會空手而返,不過浸染了書卷氣,也是意味無窮。
每次逛完書店后,我們就會去買上一些小吃,烤紅薯、豆腐腦、蛋糕,或糯米粽??傊膫€都美味。當書籍和美味鏈接在一起時,書籍也變得香醇無比。但我們購書有一個原則,不能超過三本,有數量限定,才會精挑細選,也才會倍加珍惜。
3
孩子讀四年級時,嘗到了自主閱讀的樂趣,閱讀面及閱讀速度都大為增長,覺得媽媽朗誦的“睡前故事”也沒那么有吸引力了,就這樣,睡前故事也不知在哪天就徹底“停播”了。家里還是隨處都有書,孩子已經把閱讀當成吃飯、睡覺一樣自然了,一有空閑就坐下來讀兩面,上衛生間那是一定要帶上書的。和同學換書看,因為書籍量豐富,得到同學們的追捧和喜愛,更是頗為自豪。兼加語文老師常表揚其作文用詞豐富、語句流暢、結構清晰,閱讀的興趣就更濃了。
買書不如借書,為此,我到圖書館辦了兩張借書卡,從此,周末去圖書館也成了我們的常規項目。就這樣,孩子一步步由我煉成了“小書蟲”。我為此欣慰,因為喜歡閱讀是最有益的愛好之一,不但可以獲得知識、豐富心靈,還可以和高尚的靈魂對話,由此獲得抵御人世風雨的力量。當有一天,我不能再陪伴我的孩子時,還有書籍陪著他去面對人生的一切苦樂,他就是擁有了最忠誠的伴侶和導師。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痹肝矣H愛的孩兒,每天和書相親,書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