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運動這件事,我一直保持著退避三舍的態度,原因無他,主要是因為懶。
我也曾分析,喜歡運動的人的初衷,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減肥,通過運動達到瘦身、塑性、健美的作用;第二類是健康,因為脂肪肝、肥胖產生的疾病,通過運動改善體質,恢復健康;第三類逼格很高,是因為喜好,享受運動中的堅持及自律,從中產生的變化,意義深遠。
運這件事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于我這種懶人,還是亦不打算減肥的懶人來講,開始都是需要勇氣的,我的開始源自于一位朋友提出的“志趣”,那時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所謂志趣,簡單解釋起來就是,你感興趣的事情很多,因為大家都有好奇心,有些感興趣的事情嘗試過后,會覺得樂在其中,就會變成了樂趣。而志趣是建立在興趣和樂趣之上的,你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讓你覺得可以源源不斷的一直堅持,可以為之投入時間、精力、可以用一輩子的時間與之為伍。
后來我在古典老師《拆掉思維的墻》這本書,看到了對此一個很形象的比喻,興趣、樂趣、志趣,用戀愛打的比方,戀愛的三種境界:一見鐘情、兩情相悅和白頭偕老。我們這一生會遇見一見鐘情很多人,兩情相悅一些人,然后才會白頭偕老一個人。
當時我聽到“志趣”的這個概念時,內心是有震爍和感染的。
想起大多時候的社交,我們都會談及彼此的愛好興趣,有跑步、看書、看電影、旅行等等,說喜歡跑步的,是不是每周都堅持跑上兩次,每個月都有一個目標;喜歡看書的,平均每月能否讀書兩三本呢;喜歡看電影的,能否就經典電影寫出幾篇觀后感;喜歡旅行的,你有沒有計劃,每年要怎么安排旅行時間,實施旅行計劃呢,還是總是躊躇于有時間沒錢、有錢沒時間的兩難中呢,又或者處在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景點旅游中呢……
是喜歡、計劃、實施,還是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葉公好龍?
受到啟發后,我很快鎖定了我最感興趣的運動—游泳,我喜歡在水里的感覺,身無旁物,身心尤為放松,并且不熱不出汗。其實我前些年的時候學習過一次游泳,后來因為工作繁忙,學了一個二吊子水平,這幾年沒怎么游過,學的那點技能便都還給教練了,唯一留下的就是喜歡在水里撲騰的感受。
報健身館、買裝備、請私教,一氣呵成。
健身的俱樂部只對會員開放,俱樂部并不大,除了常規的跑步健身器械、還設有游泳池、動感單車、舞蹈教室等,健身館每天接納幾百人次,后來我才知道會員人數高達上萬人...
我曾經一度不解,會員數量明顯大幅度超過俱樂部的接待容納能力,為何還一直積極的招收新會員,不擔心承載不下而產生客訴問題么。
教練笑笑和我說:“時間長了,你就知道了”
后來我明白了,因為來健身房的就兩種人,一個是一直堅持的那群人,很少很少,還有就是剛剛辦會員的這些人,但很快三分鐘熱度結束后,就看不見他們的身影了…
我對于游泳并不是有天賦的人,總是不得要領,教練讓我放松的時候,我往往身上像繃著弦一樣的緊張,練習蛙泳、自由泳換氣時,嗆水不下百次,甚至產生過放棄的念頭,很快這種不成熟的小想法就被我扼殺掉了,畢竟真金白銀都花出去了⊙?⊙!
很快,我又陷入了新的誤區,一味急于求成,下了課還忙著苦練,希望一下子打通任督二脈。教練阻止我說,今天狀態不適合在游泳了,再游下去不但不會進步,可能會將錯誤的動作和用力方式,進行反復練習而記牢,回頭再調整反而更難了……吃第七個饅頭會飽,但前六個也是一口一口吃下去的,急不得,你期待學會的快感,也要懂得接受被虐的過程。
秉承著游泳虐我千百遍,我待游泳如初戀的心情,一直游到現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游泳于我像一場修行,我每次都是一個人去,它考驗了我的耐心和耐力。岸上人來人往,水中靜默前行,孤獨而不自知。
有人說游泳是一個人去做一件孤單的事情,游泳這項運動既不像羽毛球一樣有來有往,也不像足球一樣,你爭我搶。畢竟到了水里游起來,總是一個人,無人可話、無事打擾、無比輕松、隔絕了外面的喧鬧,起起伏伏中只有自己換氣的咕嚕聲。
作為一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我也不知道是否能一輩子游下去~
上帝的公平,不在于給了我們一樣的出身,一樣的背景,而是看日出的人就要早起,學會游泳要先練習……
生活瑣事、工作擇業、學習戀愛皆是修煉,于你我都是,所以我還是希望堅持一點小愛好,不為練的多優秀,只為獨處時給自己一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