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
1990年,他和她相遇。
他,美國伯克利大學教育學博士,1975年一個偶然的契機,改變了他的生活。他放棄了大學教授的身份,嘗試出家,后來開始‘’全職‘’流浪,陪伴他的只有一部卡車。
他說,卡車里有兩個抽屜,是他的全部家當,而遇到她之后,他分給了她其中一個。
她說,嗯,無比榮幸!微微笑著,眼神里光彩流轉。
那是屬于他們之間不可替代的回憶。
家庭的培養使他對音樂充滿了熱愛,一手嫻熟的技巧讓他坐在鋼琴面前泰然自若。
18歲以前他學習了很多世界名曲,而18歲以后,他開始從大自然中尋找靈感,并演奏自己創作的曲子。
在流浪途中,有時候,他和她會跳到水里,去感受水波蕩漾,尋找每一個美好的瞬間,以期與藝術相會。
有段時間,他忙于演奏忙于寫書無暇顧及其他,她開始想,我也要學會一門樂器。
一天,她路過樂器行,長長久久地凝望著櫥窗里的小提琴、長笛和蕭。
最后她帶回了一支長笛。
這才有了之后他們同臺演奏的美好畫面。
他們一路經過無數個國家,始終踐行著極簡生活。
這一次,他們來到了中國。
杭州巡演時,我看著這張照片,為他這個清澈的眼神所震撼,決定去現場傾聽他們的故事。
威爾·塔特爾(Will· Tuttle)背景介紹
*據說智商極高,處于最聰明的1%人群中的前4%。
*曾擔任伯克利大學教授,精通人類學和哲學。
*歷時5年完成《世界和平飲食World Peace Diet》,2010年亞馬遜暢銷榜排名第一,目前被翻譯成16國語言。
*演說家,足跡遍及北美,歐洲等地,舉辦工作坊和音樂會超過2600場。
*鋼琴家和作曲家,出版了8張鋼琴唱片,通過原創鋼琴音樂歌頌對世界的愛。
音樂會開始前,塔特爾博士有一段試音。
第一個音符就震撼到我,讓我馬上安靜下來,很想繼續聽,可惜音樂戛然而止。
我坐在位置上,默默地期待。
博士每首曲子演奏前都會簡單介紹下背景和靈感來源,演奏完畢也會及時與大家互動,臉上始終帶著平和的微笑。
其中有一首曲子令人驚艷,曲名不太清楚,但創作靈感與中國龍有關,因為博士非常喜歡中國龍。
我閉眼欣賞的時候,仿佛真的能看到一條銀灰色巨龍穿行在跌宕的白云間,時而輕快地游弋,陽光下閃閃發亮。
忽然,旋律變得強勁而充滿活力:一個小女孩仰頭享受大雨,色彩斑斕的水滴在她身邊一顆顆爆裂,然后乘坐著音符浪漫而來,輕撫她稚嫩的面龐。而她,和著這韻律,身后白色的翅膀一張一翕,腳步悠閑,1~2~1、1~2~1地蹁躚前進。
等最后一個音符畢了,我倏然驚醒,好像做了一個長長的夢,但是很舒服,路途的疲憊感一掃而空。
這里獻上另外一首歡快的曲子,你們來感受一下。
在音樂和演講會的間隙,也能欣賞到塔特爾夫人—梅德林優美的畫作,她是一位畫家,而她筆下的每一只動物都充滿了靈性,眼神好像在與我們對話。
博士與夫人梅德林在臺上互動的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他們之間的愛意流淌。
博士說,他和夫人之間,每次要做任何決定,都要考慮3個人。一個是她,一個是他,還有一個是他們之間的花朵。這朵花代表他們之間的關系。他希望任何決定都是對他們三個好的,平時還要多多澆水并讓這朵花沐浴陽光,幫助它茁壯成長。
回顧1990年,塔特爾博士旅行到瑞士小鎮,偶然彈奏的一首鋼琴曲被梅德林聽到,讓她的耳朵,戀愛了。
后來他回美國了,想要把自己的樂曲制作成唱片,可他不會,而她正好將他的那支曲子制成唱片寄給了他……
對藝術的共同愛好令他們一拍即合,他浪跡天涯,她不離不棄,攜手20多年一如當初。
塔特爾博士在1975年的田納西,開始植物性飲食,而同年,還不認識他的年輕畫家梅德林,也冥冥中選擇了植物性飲食!也許從那時開始,他們的靈魂就牽引在一起了吧。
如今他已63歲,依然活躍在和平飲食的倡導舞臺,而他的身邊,會始終有她相伴……
音樂會結束時,工作人員遞給他們一大包水果,他們相視一笑,僅拿了兩只,剩下的全部贈予了現場的翻譯。他們嚴格而又奢侈地享受著原則—‘’只取所需‘’。
分享一些博士語錄以共勉:
*每天多用創造的力量來滋養自己,畫畫、音樂、舞蹈、歌唱…,內心生活在愛與和諧、美當中。
*我們來此是為了愛世界,并給予世界,而最大的喜樂就是與別人一同歡慶生命。
*我們能給予自己和他人最好的禮物就是良善。當我們忘了享受當下,會變成像機器人一樣。
音樂會上,博士講的一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和尚被一只餓狼追趕,在快要掉下懸崖的時候抓住了一根藤蔓,然而,懸崖的下方一只老虎在咆哮等待,此時,兩只老鼠開始啃咬這根搖搖欲墜的藤蔓。
這時,和尚發現,藤蔓的旁邊,長了一串野葡萄……
他伸出一只手,摘下葡萄遞進嘴里,恩,真甜!
就是這樣。
嗯,好吧,如果非要說點什么的話,兩只老鼠代表的是我們已逝的過去,那串葡萄……是我們的現在。
如果你是那個和尚,那個時刻,你會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