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個叫松浦彌太郎的人,18歲輟學在家,41歲才開始有了人生第一次就業的機會。
他是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是生活和美學大師,41歲后成為日本殿堂級雜志(生活手貼)總編輯,古書店老板,隨筆家,許多金句都被其他業界名人當做座右銘。
他出版的眾多書籍中(100個基本),是對人生小哲學最好的闡釋,也是發現生活中小確幸的最美書籍。
100個哲學太多了,我在這里寫幾個我理解的小哲學,與大家一起分享。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接受“人生來孤獨”這個事實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離別是個悲傷而不可避免的話題,每個人都有一段獨自對面生活的時光。那么學會獨處就顯得尤為重要。人生成長最快的時間就是一個人獨自對面并解決所有難題的時候。正確而客觀的認識自己,這是任何人都幫不了我們的。所以接受孤獨,享受孤獨,在孤獨中成長是人生的必修課。
? ? ? ? ? ? ? ? ? ? ? ? ? ? ? ? ? ? ? ?2
?有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勇氣和決心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過的事情自己負責,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可還是有許多人因為不敢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而無法活成自己要想的樣子。其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并不難,難得是因為害怕行為過后的責任而不敢去做。人和人的區別就在于此,凡事都有風險,或大或小,膽大的人敢于承擔風險,因此有機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反之則不能,連行動的勇氣都沒有,怎么會有坐享其成的事情?
? ? ? ? ? ? ? ? ? ? ? ? ? ? ? ? ? ? ? 3
? ? ?什么事都想做不如做好一件事
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充滿著機遇和挑戰,可是能抓住機會的人卻只有極少數。這和機會太多等于沒有機會是一個道理,因為這些機會需要的技能你一個都不精或者不會,無異于沒有機會。你站在游泳池旁邊看著別人在水里肆意翱翔,自己卻遲遲不敢下水,一會羨慕別人蛙泳,想要學,一會羨慕別人蝶泳,也想學,可你連最基本的姿勢都不會,你如何去學習其他技術呢?許多人看起來這也會那也會,卻從來做不成大事,那是因為他什么都會,卻又什么都不精,這又有什么用呢?我們何不從現在開始努力只做好一件事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