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渣男,渣男。
這是表妹剛看這部電影簡介時,對男主的第一印象。
但看完后——
不得不承認,對男主的印象有改觀,甚至有點……可憐他。
《埃貢·席勒:死神和少女》
Egon Schiele: Tod und M?dchen
片名來自這幅畫。
畫名,《死神和少女》。
作者,即電影主角,埃貢·席勒。
他一生傳奇——
20世紀初奧地利天才畫家。
高產,28歲去世,留下300多幅油畫、近1500張素描;
高調,死前放話,今后世上博物館都會以擁有我的作品為傲。
當然不是吹牛逼,2011年,他的一幅畫,《房子與色彩繽紛的晾洗衣服》(《Hauser mit bunter Wasche 'Vorstadt'》)在蘇富比倫敦拍賣會上拍出4001萬美元(約2.7億人民幣)成交價。
盛名之下,是巨大的非議。
作品用色重,人物線條扭曲,情色意味翻涌(抱歉表妹的美術知識只能到這)。
私生活更甚——
畫遍每一任女票裸體(好吧這好像是藝術家特權);
但因為畫兒童裸畫,“猥褻未成年少女”蹲監獄,就十分越軌了。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天生的大寫“渣男”。
有才——前面說了。
有顏。
男主諾亞·薩維德拉跟席勒本人神似度60%,都有一雙無辜的亮眼睛
有膽。
跟一對姐妹花看電影。
坐中間。
臉對著妹妹笑,手卻悄悄攀上另一邊姐姐的膝蓋。
最主要的是,此時,正牌女友,就坐在他的后面。
這什么鳥關系?
陳奕迅歌詞說得穩——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所以,埃貢·席勒真正愛的是誰?
這也是《埃貢·席勒:死神和少女》(后簡稱《埃貢·席勒》)試圖尋找的答案。
誰是那個在畫(《死神和少女》)里,讓他憐憫、溫柔,又恐懼的女人。
電影一開始就拋給我們一個個謎團——
席勒妹妹,和她丈夫、孩子,一家人提著一袋煤來看他。
門怎么敲都不開。
要出事?
妹妹趕緊叫來房東,“暴力”闖入,鏡頭一路跟著席勒養的狗來到他的臥室——
席勒頭正挨著桌子,昏迷不醒,手里還拿著畫筆。
而他的老婆,窩在被子里,同樣一動不動。
我們只能看到她的側臉。
他們怎么了?為什么不讓我們看見他老婆的正面?這是他的真愛嗎?
回答這些問題,小他5歲的妹妹葛爾蒂是關鍵。
這么說吧,她和席勒的感情,最“不可思議”。
翻譯來源于小易甫字幕組,下同
妹妹葛爾蒂是席勒(電影里)最早的模特。
畫家是很容易愛上他筆下的女人,席勒沒有意外。
他視妹妹為繆斯,百般寵溺。
一開始,這種寵溺無關情欲,即使面對妹妹裸體,席勒也心無雜念。
直到有天,妹妹用行動告知席勒,自己有男朋友了。
席勒的反應,讓所有人吃驚(包括自己)——
總是和顏悅色的他第一次黑臉。
這種“不悅”在得知葛爾蒂懷孕后,終于爆發,暴跳如雷的他完全不顧形象地對妹妹咆哮。
直言除非等到21歲,只要自己還有一天是她監護人,她就別想結婚。
即使代價是妹妹要當一個未婚媽媽。
席勒失控的理由是——
我沒想到你會讓事情發展到這一地步
我以為高貴的身體里住著高尚的靈魂
不難看出,他崩潰的點有兩個——
一個是妹妹被奪走了;一個是,妹妹的童貞,也被奪走了。
席勒為什么有這種扭曲想法。
導演隱晦地給出答案——因為父親。
父親是他一生的陰影。
即使是在席勒最忘我跳舞的時候,父親的樣子還是會如鬼魂般如影隨形,折磨得他頭疼。
席勒很長一段時間都極度恐懼死亡:三個哥哥出生不久后夭折;姐姐10歲腦炎病逝;他15歲時,父親也走了。
這一切的根源,就是因為父親過分縱欲,染上梅毒。
死神與性,對他來說,是一對近義詞。
由此可知,妹妹于她,絕不是以親人的身份,提供依賴——他需要一個對她毫無性欲的女人,來建筑他活著的安全感。
而當這份保護層被打破,席勒無可避免地走向另一個極端。
他開始像父親一樣,“沉溺”于女人們的肉體。
各種女人。
比如,莫阿。
莫阿身世神秘,來自大溪地部落,酋長女兒,因為不滿色情戲院老板娘羞辱,表演時砸場子,逃脫。
莫阿身材瘦長,個性火烈。
所以,席勒筆下的她,熱情,恣意。
還比如,瓦莉。
瓦莉是那種再平凡不過的女子。
但她能給人帶來安靜。席勒與瓦莉相處,話不用多,對視著,微笑著,就是舒服。
所以,席勒筆下的她,嫻靜,明朗。
當然還有那雙陪他看電影的富家姐妹花。
她們住在席勒畫室對面。
姐姐阿黛拉英氣,自信;妹妹埃迪特羞澀、乖巧。
看《埃貢·席勒》,你會感慨世間女子太可愛,一個個,都各有身段,各自盛放。
這部電影的寬容也正在于此。
導演迪特爾·貝爾訥似乎有意放棄這種“不正常關系”的道德判斷,而以非理性的慈悲,去看待席勒和他的女人們那種互相需要,又互不(真正)理解的畸戀、虐戀。
它有一種飛蛾撲火的熱烈與決絕。
它把情色拍出純情。
你看——
席勒筆下或豐腴、或骨感的胴體,就像從畫里倒映出來的湖光山色。
不過也是自然美的一部分。
當然,并不是說,影片在為席勒的“濫情”開脫。
一個細節不得不提——
那面從頭到尾或位于正方,或藏于角落的鏡子。
席勒喜歡照鏡子。
作畫前、作畫時,他都愛看鏡子。
顯而易見,這是一個分裂,自戀的人。
回到最初的問題——
《死神和少女》那幅畫里,少女是誰?
在席勒的世界,少女根本不存在。
那也許是他經歷的多個女人的投射,也許是他從沒遇見也不可能遇見的女神……
這不禁讓表妹想起了那個希臘神話——
關于美少年納西瑟斯。
納西瑟斯是河神刻菲索斯與仙女萊里奧普所生,是一個容貌俊美的少年。雖然有許多少女愛慕他,他均不為所動,還自負而冷淡地拒絕女神愛可(Echo)的愛情,使之因傷心憔悴而死,僅留美妙的回聲。
月神阿提米絲(Artemis)決定懲罰納西瑟斯。有天他在水中倒影中看到自己,就被自己的影子深深迷住而無法自持,不愿離去,最后因為想與自己的影像結合,躍入水中而亡。
席勒的命運,不就是一株終身顧影自憐的水仙花?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想看的,百度關鍵詞“《埃貢·席勒:死神和少女》+bt天堂”即可找到汁源
編輯助理:莫妮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