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就在猴年剛開始,大年初三,我第三次當了伴娘。
朋友們都勸我說,你這是最后一次當伴娘了,以后可不能再當了,因為超過三次是嫁不出去的。連我爸媽都說,整天只見你給別人當伴娘,人家一個個都嫁出去了,等你結婚都沒有伴娘了。
我笑笑,不置可否,且不說我現在有一個感情穩定的男朋友,就算是單身我也不會因為這種迷信的說法而擔心自己嫁不掉。
何況,我根本不想結婚。
坦白說,我是排斥所謂的人總是要結婚的,你看人家都結婚了就你不結多另類啊,再不結婚年紀大了就沒人要了這種毫無科學道理可言的輿論捆綁。好像不結婚就天理難容,其惡昭昭。
結婚不是完成任務更不是隨便找個人湊合搭伙過日子,心智不成熟,經濟條件不成熟,感情不成熟,都不是結婚的好時候。
雖然我出生在農村,周圍都是持有傳統觀念的親人和朋友。關系最好的閨蜜們也都初為人母,可她們的婚姻生活我并不羨慕。剛結婚緊接著就有了小孩,整天家長里短奶粉尿布的生活,磨的曾經三天一逛街,兩天一看電影的精致女生成了整天抱著小孩鍋碗瓢盆的家庭婦女。抽不出空來和好友約會喝茶,喜歡的電影上映也不能去看,還要應付難纏的婆婆。
我心疼她們,明明是應該好好追求事業,好好旅行,好好提升自己的大好年華卻早早被婚姻上了枷鎖。閨蜜也經常向我訴苦,帶孩子有多辛苦有多枯燥,她好想拋下孩子出去走走,我只能安慰她的同時慶幸自己沒有陷入這種煩惱。
中國式婚姻從來都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背后牽扯的兩個家庭,繁雜的家務事,柴米油鹽的瑣碎,讓人對婚姻望而生畏。沒有做好充足的經濟和心理準備,是不能貿然結婚的。
周圍有很多人匆匆結婚又匆匆離婚,就在前天一個朋友還因瑣事要鬧離婚。我本著勸合不勸分的心理勸慰了一晚上,她才打消了念頭。中間唏噓不已,說不該稀里糊涂的就結了婚,兩人三觀有一觀不合都過不好日子,沒有長時間的相處磨合就輕易結婚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我很贊同她最后的覺悟,兩個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才能知道彼此到底是不是那個適合生活一輩子的人,一起經歷一些困難,才能看出對方在處理事情時的態度是不是一個值得攜手的人。你喜歡高品質價格略貴的生活物品,他卻覺得是亂花錢;你喜歡音樂文學,認為精神世界的追求是必要的,他卻認為你是瞎矯情;你覺得人不一定非得有孩子才能完整,他認為傳宗接代是自己的使命……這樣的情況是不適合一起走進婚姻的,否則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
再就是得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貧賤夫妻百事哀的道理大家都懂。不少結了婚的年輕夫妻自己本身沒有積蓄,好一點的,父母給辦了婚禮,有了小孩父母再幫著養,就這樣心安理得的啃老。還有些父母也幫不上忙,兩口子自己也掙不來錢的,住在出租屋,整天為了生活瑣碎爭吵,甚至大打出手。我曾經合租的對門就有一對年輕夫妻,三天兩頭爭吵不休,半夜也不消停,我那段時間深受其擾。
這樣的婚不結也罷。
我并不是不婚主義者,只是認為結婚需謹慎,不可兒戲。
也被兩方父母催過婚,但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一起扛住父母的催促,決定晚點再結婚。我們都認為現在得趁著沒有結婚可以專注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培養責任感,強大心理,同時為以后的生活多做金錢儲備,這樣更理性的結婚才能更長久。
現在的我還不想結婚,只想趁著年輕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做自己喜歡的事,多讀喜歡的文字,聽喜歡的音樂。
等到風景都看透,一起相伴看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