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電視劇,講的是一個傻子土司的故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個別人眼中的傻子在荒涼的地方建立起了一個繁華的集市,感嘆傻子的智商也可以這么高。劇中演員把那個傻子演的特別傳神,眼神呆滯,神情無辜的叫阿爸,阿媽,哥哥也總是摸著他的頭叫“我的傻弟弟啊”。連帶著觀眾也跟著喜歡傻子了,后來,慢慢的長大也就忘了曾經看過這樣的一部電視劇,想不起劇名,記不起劇中人物都叫啥,零星的點滴記憶只是里面有一個聰明的傻子土司。
后來,偶然的看作家阿來的《塵埃落定》,一下子才反應過來,記憶中傻子土司的故事就是根據《塵埃落定》改編拍攝來的。帶著那么一點的好奇和憧憬,仔細的讀這一本書,原來故事不是發生在我以為的西藏,而是四川的阿壩州,當地由18個土司統治,麥其土司就是其中的一個。傻子是麥其家的二少爺,因為生下來就癡傻愚鈍,阿爸不用擔心土司的繼承問題,勇敢神武的哥哥也不用擔心將來他威脅到自己地位。我想在那樣一個權力爭斗土司家族,當一個傻子也有幸運的地方,他可以感受到比一個正常人更多的親情與關愛。也因為傻子將來沒有繼承土司的機會,他不用像哥哥那樣的學習和優秀,整日混跡在奴才中間。在初冬和跟班們去捉野畫眉鳥,烤熟吃肉,隨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各種事情,就算是犯錯了,別人把他當一個傻子看待,自然不會多加怪罪。后來的故事發展,像翻滾的巨浪一般一個接著一個,命運,情感,時代在那片高原下一一展現。
原來,看起來的傻子其實并不傻,那是一種大智若愚的智慧。他幫助阿爸在其他土司都大肆種植鴉片的時候改種糧食,來年,鴉片供不應求許多人人被餓死,麥其家的人民大獲豐收,自豪滿滿。
后來,傻子喜歡上茸貢土司家漂亮的女兒和他的侍女是同一個名字:塔娜。書中一個情節比較深刻,土司女兒塔娜跟著傻子一起回到寨子,看到侍女塔娜,鄙視的說了句“看你家人給你的侍女就知道,他們是拿你當傻子”。人們眼中的傻子自然拴不住風流塔娜的心,在故事的最后塔娜跟著國民黨軍官跑了,而侍女塔娜卻抱著土司女兒塔娜留下的珠寶寸步不離,兩個女人一個為了逃離丟下珠寶,一個為了珠寶困頓自由,不同的人不同的選擇,雖然她們擁有一樣的名字。
縱觀傻子的一生,總有不一樣的感覺,隨著傻子自帶著傻人有傻福的運氣一連做成幾件大事,威望不斷的提高。小時候真心關愛他的哥哥開始在背后捅刀子,一心想要除去他,我想那個時候的傻子從心底來說是很傷心難過的,而遠嫁英國的姐姐回來,只是為了向阿爸要嫁妝。親情的傷害總是會擊中人的內心,哪怕他是一個傻子。
我想成長是一個逐漸沉默,內斂的過程,《塵埃落定》中的傻子,經歷了一系列的變故,也開始變得沉默和無奈。他想不清楚為何哥哥在后來要對他那般的殘忍和冷酷,也想不清楚自己的妻子塔娜為何要背叛,他能做的就是按照命運的推動一步步的走。當最后,炮火猛烈的攻擊麥琪家的寨子,整個世界都安靜了,傻子沉默的看著滿天的塵埃。
《塵埃落定》所具有的的文學價值和藝術價值不用多說,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是它所沉淀下來的精神,像蜿蜒的河流,緩緩的進入到你的心臟,擁有平靜人心的力量,不會忘也忘不了。我想現在的自己并不能體會到這本書深刻內涵,去挖掘出更深沉次的東西,看到的更多的是感動,是書中描繪出的一幅幅畫面,看到麥其家雄偉宏大的寨子,看到高原上大片種植的罌粟花盛開出耀眼的紅色,看到是大雪籠罩下的傻子追野畫眉的身影。
這本書描述了傻子的一生和整個麥其土司家族的大起大落,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或許只是發生在四川阿壩州的一個故事。不過按照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解放的大潮已經吹到了阿壩州這片土地,土司制度自然也要隨著土崩瓦解。麥其家的輝煌,康巴藏族的土司輝煌,都在一聲聲槍炮中塵埃落定,舊時代已經過去了。
傻子不止一次的說,他是麥其家的最后一任土司。
在戰爭爆發前,傻子最后選擇回到了家去找他的阿爸阿媽。當炮火落到麥其的寨子,塵埃滿天,而后落定。舊時代的結束,意味著新時代的開始。
傻子說,我當了一輩子的傻子,臨了我才知道,我不是傻子,只是在土司制度結束的時候,以一個傻子的面孔來這世上走了一遭。是的,上天讓我看見,讓我聽見,讓我置身其中,又讓我置身物外,上天是為了這個目的,才讓我看起來像個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