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小區里很多孩子在玩耍,每個孩子的玩具都不同,有扭扭車,自行車,滑板車,三輪車還有其他各種小汽車小飛機以及各種球。然后每個孩子看著別人的玩具都比自己的好玩,都想玩別人的玩具,接著就上演各種搶玩具。2歲的孩子A看到2歲半姐姐B的滑板車想玩,然后跟媽媽說“媽媽我想玩那個車”,A媽媽就說“那你要問一下B姐姐呀,問問她能不能給你玩一下。”B姐姐死死護住自己的滑板車不愿意給A玩,這個時候B媽媽就發話了“給弟弟玩一下吧,你平時也玩了弟弟的玩具啊,給弟弟玩一下吧。”B姐姐說“不能,不給。”B媽媽說“這孩子怎么這么小氣呢,寧可將玩具放在一旁,也不愿意給弟弟或妹妹玩一下?你不給弟弟玩我就不給你買XX了。”B媽媽對一旁的A媽媽說“不好意思,這孩子就是小氣,不懂得分享。”
這種場景大家是不是很熟悉?每天都在上演。分享當然是個大人喜聞樂見的行為,會顯得我家孩子很有教養啊,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家長教得好,說明我家家教好,說明我們全家素質高!如果孩子懂得分享,愿意分享,家長會很有成就感,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家長會著急,為什么我家的孩子不愿意分享呢?潛臺詞是,我們家的人都很有教養很愛分享的,為什么寶寶沒有get到這一美好品質呢?其實,我們不能指望一兩歲的孩子會自覺分享,或者理解什么是分享。而且教孩子分享,也不是讓他們把自己的玩具讓給別人這么簡單。分享是一種親社會行為,它與人的社會認知發展是相關的。所以,在孩子學“分享”這件事上,也不能拔苗助長。父母可以先了解孩子各年齡段認知發展的一些特點,然后按孩子的成長規律來啟發他們去觀察、思考,作出決定(比如是否分享、怎樣分享)。
物權意識的形成
養過孩子的都知道,寶寶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什么都是我的,我的爸爸,我的媽媽。有的媽媽抱怨“我的家孩子2歲以前不這樣的,玩具都愿意分享給其他小朋友玩,可是2歲后就不肯了,真是越來越小氣。”其實寶寶的物權意識在2歲左右開始萌芽。當別的小朋友來家里玩時,不愿意和別人分享玩具,也不愿意讓別人看他們的書,就算是自己不想玩的、不愿意看的也不讓別的孩子動,只要誰一拿,他立刻就說“我的”。有的小朋友在戶外玩耍時,見到別的小朋友玩東西,就要跑過去不由分說的搶過來,而且振振有詞地說“我的。”然后強行據為己有。
要寶寶主動分享,父母能做些什么呢?
孩子生活在這個社會里,就要遵循一定的社會規則。他們需要明白,他們不是世界中心。有時在公共場所玩一些玩具,不能不顧是否還有其他小朋友在等著而自己一直占著。特別對于孩子來說,要交朋友,要和別人一起玩,分享也是一種必要的社會技能。但孩子學習分享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練習且多管齊下。
1.以身作則
生活中,孩子的行為多是受父母的影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讓寶寶學會分享,首先父母自己要樂于助人。比如做了好吃的,邀請寶寶一起送給小朋友一起吃。家里做好了好吃的,也要邀請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起吃;同時當寶寶分享好吃的給我們的時候也欣然接受,然后說“謝謝你和我一起分享好吃的!”這些寶寶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久而久之,他就學會了分享。但是有一個做法是不可取的,就是有些老人,當寶寶給了他東西他接過之后又還給了寶寶,說“我不吃了,你吃吧。”這樣,寶寶就會更加地以自我為中心,根本學不會分享。
2.學會分清“你的”“我的”
2歲的寶寶經常說“我的”,他們雖然會說這個清,但是還分不明白真正的含義,他們常常覺得“我看到的就是我的、我想玩的就是我的”。父母要幫助寶寶分清“你的”和“我的”概念,并且要尊重他們對物品的所有權,當寶寶對著自己的東西說“這是我的”,父母應回應“對,這是你的”。當我帶孩子在小區里玩,別的孩子想要玩他的玩具的時候,我會咨詢他“XX想玩你的車,你愿意給他玩一下嗎?”如果他說不可以,我不會強迫他分享。同樣如果他想玩別人的玩具,我也會告訴他“那個自行車是XX的,你想玩,但是要問一下XX同不同意哦”。這就分清了“你的”和“我的”概念。
3.交換
幾個小朋友在一起玩,總是會想要玩別人的玩具,但是你不能一聲不吭的就搶過來玩,要先征得別人的同意,別人要是不同意呢,而寶寶又吵著要玩,我一般會建議寶寶拿自己的玩具跟小朋友交換著玩。在這個過程中,寶寶要學會體諒別人的感受,以及觀察別人的喜好,然后選擇什么玩具去說服別人交換。
4.尊重孩子的意愿
當你已經反復示范以及講了很多道理,孩子還是不愿意分享,那么你應該尊重孩子,說不定這個東西真是他特別喜歡的一樣,或者對他來說有重要意義的,他不愿意跟別人分享,你要理解。我們每個大人都一樣,有些東西可以跟別人分享,但是有些東西不能跟別人分享,有些東西可以跟一些人分享,不能跟另外一些人分享。那么孩子他也一樣是這樣的。但是請父母千萬不要在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時候就給他貼上小氣、自私的標簽。你不想他小氣、自私,那么就不要給他貼上這樣的標簽,當你給貼上這些標簽的時候,往往他就真的變成了小氣、自私的人。
讓孩子學會分享這事,真的不能急,順其自然,慢慢引導,靜待花開,父母不能因為礙于面子,而強迫孩子分享,這樣只會弊大于利,將來孩子真的會變成自私自利的人。
五月親子溝通的文章除特殊說明外,均為五月原創,轉載務請標明出處。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
公眾號:五月心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