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中的時候學了一首《聲聲慢》,只記得當時詞意境的凄冷,尤其是那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然而對于它的作者李清照卻沒有任何印象和感覺。都說她在宋代詞苑中獨樹一幟,是開婉約一脈的名門閨秀,可是小小年紀的我覺得她的詞還沒有寫過“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钡臏赝ン薜钠嗝馈?(那個時候的我,總以為溫庭筠是個漂亮的女詞人。)
? ? ? 直到有一天,姐姐買回來了第四輯《時文選粹》,讓我看到了梁衡的《亂世中的美神》,讓我第一次真正認識李清照。雖然高三學習任務很重,但是語文老師還是規定我們每一周交兩頁摘抄。那個時候我的同桌每周交四頁,她不僅字寫的非常漂亮,而且每次月考作文都要作文范文打印出來,全階段人手一份。所以有她做榜樣,我當然也不能懈怠,后來漸漸養成了看到什么好文章就抄下來的習慣。《亂世中的美神》是對李清照從出生到去逝整個人生的細致描繪,涉及到了她的愛情、民族、詞等一系列生命符號。所以,它非常長。第一個星期,我抄了四頁半交上去。第二個星期,我接著抄了七頁交上去。第三個星期,我又抄了四頁交上去,這時我已經完成了文章的五分之四。第四個星期,興致勃勃的我準備開抄的時候,書,不翼而飛了。找了五天,沒有蹤跡,可是作業還是要交啊。于是,我按照之前的估計給摘抄本中間空出了五頁,并用訂書機訂好,并在其中附上字條:“老師,這篇文章我沒有抄完,書丟了,等我找到了補回來,您能不能從后面開始改我的摘抄?”本子發下來,字條上老師瀟灑的筆記:“讀書要進得去,出得來,別太鉆牛角間,隨意一些更好!”可是,在梁衡的手筆下,我又如何逃脫他為我們調出的這一幀幀李清照的所有生平境界?
? ? ? ?李清照,整個人都是個異數吧。出身貴族,有著美好回憶的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她是“繡面芙蓉一笑開”的待字閨中美人胚子,也是“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里情竇初開的少女。十八歲嫁做人婦,與趙明誠結為連理,又琴瑟和諧,夫妻唱歌不絕,與趙明誠在一起,李清照既是他的詩朋酒友,又是他的知己知交,兩個人是何等的神仙眷侶。從“云鬢斜簪,徒教郎比比看”的自信到“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與夫君的難舍難分再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癡癡思念,都是一種幸福。也許是上天嫉妒了,在兩人成親二十六年后,趙明誠死在去建康赴任的路上。失去了摯愛的丈夫,也是李清照后半生磨難的開始。
? ? ? ?上天何其殘忍,給了她絕世的才華,給了她一個美好的人生開始,卻在某一天,全部奪走,丈夫故去,親人離散,上天給她留下了一個“國破家何在”的凄涼收場。但李清照熬住了,她雖隨著宋朝的小朝廷南渡,在人世間顛沛流離,何時何地都給她添了一個又一個新愁。任自身如何潦倒,她仍念念不忘家國之恨。你看《永遇樂·元宵》“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蔽羧诊L光無限,可如今世間繁華都似幻影,沉溺不醒的這國家、這人民怎么能讓她不憂思?
? ? ? ?1156年或者以后,李清照懷著對死去親人的綿綿思念和對故土難歸的無限失望,在極度孤苦、凄涼中,悄然辭世。原來,英雄美人也要迎合時代,只是迎合不上的時候,必定會飽經憂患。風住塵香花已盡,那個曾經立于秋風黃花種尋尋覓覓的香草美人,追逐著千年的風雨,一躍出現在時空的輪回隧道中,讓我們看見。
? ? ? ?對于李清照,我最喜歡的不是她愁到心底的詞,而是她隨趙明誠流亡經過烏江鎮時吟出的那首詩“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在她以“婉約派之宗”而著稱文壇的光環映徹下,筆尖勁力突起,這份巾幗剛韌之堅,氣勢之大,敢問世間須眉又有幾人可以匹敵?
? ? ? ?其實,后來的后來,我一直沒有找到那本書,高中畢業后心里惦念著那篇文章就跑書店里重新買了一本《時文選粹》第四輯。直到現在,保留下的那個摘抄本里面還是不完整的文章,空白的紙頁上浸著訂書釘泛黃的鐵銹,似乎在提醒著我那一段與君初相識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