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文底蘊
語文學科人文性的性質要求語文教師要更具人文精神。所謂人文精神,就是以人為本。
在工作中,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真誠對待學生,不能把學生當成自己獲取名利的工具。要走進學生的心靈,不管在教育教學,還是在平時相處,與學生要友好真誠溝通,理解,引導,激發。學生親其師,方能信其道。一個不能在精神上感染學生,不能在心靈上走進學生的語文老師,不能稱之為好老師。
另一方面,與領導、同事也要相互體貼包容。文人相輕,自古已然。語文教師要深知文人的一些心理弊端,如執行力較差,主次矛盾分不清,不果斷,容易情緒行事,比較怯懦,虛榮等等,當然,這些毛病,人人都有,但可能文人更多一些吧,自知者智,了解自己,才能不斷完善自我。
另外,作為語文老師,自己的精神境界要高遠,不能消極憤青,要積極向上,志存高遠。
如何培養自己的人文底蘊呢?
1、平時多換位思考,以心比心,將心換心。文學即人學,同時,人學也是文學。一個不知道人的喜怒哀樂,不了解世態人情的人,同樣也讀不懂文學作品中的人文內涵。
2、多一些文學、歷史、哲學、經濟、法律、自然方面的書籍。文學類的書籍可以讓心靈更加滋潤,精神世界更加豐富,不至于讓生活的瑣碎麻木自己。歷史和哲學可以在時空上,在觀察世界的角度上,拓寬你的視野。經濟學和法律可以讓你更加理性的觀察現實的生活,平衡你的情緒化和感性化。
3、多寫作。寫作可以反省自我。寫作不僅是表達上的訓練,而且是思維和情感上的訓練。
二、教育教學技能
1、授課技能
課堂是主戰場,所以如何讓你的課堂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維,是你的核心技能。
這需要:①鉆研教材。學會不看教參備課上課。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教材為什么這么編排?為什么安排這一單元?為什么是這一課?學不學這一課,學生會有什么得失?②研究學生。學生是什么具體狀況,是什么基礎?學了這一課,學生會有什么收獲?等等③研究教法學法。向同行,專家,學生請教。
2、命題技能。
語文命題,說著容易,實際很難,需要你清晰地了解語文知識點,以及試題評價的相關知識。一個能命出高質量試題的老師,在平時教學中,一定能胸有成竹。
3、寫作技能。
語文老師必須具備基本的寫作技能。自己講給學生的那一套,自己首先得試一試。有了自己的深刻體驗,才能想學生所想。
4、管理技能。
一個不會管理的老師,在課堂上也不會講好課,更別說調動學生積極性了。
5、理論思考技能
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教師要了解自己業內的教育最前沿的理論,不苛求有深厚的理論素養,但是,要有學習理論的熱情和習慣。
三、態度踏實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一方面說的是文人行動力較差,另一方面文人很容易得意便忘形,態度容易浮躁。要認真正確看待自己。看淡得失,心系一處,踏實前行。
四、愛好豐富。
生活事事皆語文。語文是與生活關聯度最廣泛的學科。一個沒有生活情趣的語文老師,可以想見他的課堂也不會好到哪里。文人易迂腐,迂腐就是因為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知識和生活有機地融合起來。音樂,書法,戲劇,攝影,曲藝……每個愛好都可以豐富你的世界,都可以豐富你的課堂。
總而言之,語文老師應該具有唐僧那樣的人文底蘊,孫悟空那樣的工作技能,沙僧那樣的踏實態度,豬八戒那樣的生活情趣,這樣,你可能才會取得語文教學的真經吧。
? ? ? (睡覺前自己瞎想的,想到哪里是哪里,當然我自己很多地方都沒做到,呵呵)
? ? ? ? ? 吳越
2017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