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班回家的路上,總會路過一個十字路口。每到這個時候,往往是最擁擠的時候。今天不一樣,除了擁擠還多了一對跪在路邊的母女。小男孩大概三歲,那位女子卻與一個年輕媽媽的相貌不符,照我看來應四十歲左右。相同的是兩人身上很久都沒有打理了,給人一種臟兮兮的感覺。小男孩一個人在旁邊自娛自樂,很是開心,滿臉都是童貞,女子卻跪在地上一臉愁容。我不知道他們到底經歷了什么要用這種方式去生存,但肯定逼不得已,不然怎么忍心讓自己的孩子從娃娃就開始乞討。
? ?我本已經路過,在我的心里是排斥四肢健全的人去乞討的,但還是回過頭來放下了一點錢,這一刻我相信她是為生活所迫。女子輕輕的說了一聲謝謝,我沒法給她帶來什么實質性的改變,但只想讓她知道,這個世界上是有溫度的。
?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懷疑,充滿了戒備。倒地的老人,沒有人再敢扶;路邊的乞討者,無人再愿意施舍;街上的發單員,無人再愿意去接。是我們不夠善良了嗎?是我們對這個世界充滿敵意嗎?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善良的,大多數人都是愿意幫助別人的。但問題在于,正面積極的東西媒體宣傳的太少,而負能量的東西卻大肆報道。舉個例子: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院獎,成為中國第二個獲得諾貝爾的人,但我問了很多同事,居然沒有一個人知道此時,媒體的報道也很少。而馬榮出軌事件卻無人不知,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這真的是媒體應該做的事?難道僅僅為了提升關注度?媒體不是一種促進社會進步的推動力嗎?什么時候成了八卦的制造者?
?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老人倒地不是為了訛人,乞討者也很少有騙子。社會不能讓少數負能量去抹殺多數的正能量。我只希望,社會能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這樣社會才會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