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半醉凌風過月旁,水晶宮殿桂花香。” 一陣陣寒風來襲,一樹桂花被雨水打落的散落在地,空氣中殘留桂花香氣。看著散落一地的花瓣,備感憐惜,想起來小時候常摘取桂花花瓣,做桂花酒、桂花糖炒栗子、桂花藕、桂花糕……? ? ? ? ?
? ? ? 小時候,每家每戶的院子門口都會對植桂花樹。由于桂花終年常綠,枝繁葉茂,秋季開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香氣馥郁,如醺如醉,堪稱一絕,特別惹人喜歡。給童年時候的自己留下最深刻的記憶,倒是各種吃桂花的趣事。秋日的芬芳和色澤,都在舌尖上再次綻放。
? ? 古人以花入饌,吃的目的不僅是要果腹,更是要吃出意境,可謂是吃出一份風雅。深秋時節,天氣漸寒,而桂花,則擁有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其香味還能消解陰郁情愫。如此,桂花被當成食材,心中最顧念的當屬桂花酒了。
? ? ? “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屈原《九歌》里所寫的“酌桂漿”即制成桂花酒。小時候,每當桂花的花朵盛開時刻,跟著家人拿著竹籃,蓋上白紗布,將輕取的花瓣放入籃中。隨后,將花蕊中的花絲抽去,用清水洗凈。拿出家中珍藏的好酒,將一小把桂花撒入其中。待數月后,打開酒瓶,香氣四溢。記憶中的一件趣事,有一次趁著家人不在家時,偷偷喝一口,頓時倍感口中芳香四溢,遂忍不住又多喝了幾口。傍晚時分,被家人發現醉倒在草堆里,還沒等家人詢問怎么回事時,口中的桂花香氣早已泄露了心中的秘密。長大后,再也沒有喝過如此香氣四溢的酒。? ? ?
? ? 柳永《望海潮》所寫,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桂花的香氣,真的是來無影去無蹤。秋季,最愛食物當屬桂花糖炒栗子。桂花當季時,栗子方熟。每次家人外出辦事回家時,總會給我捎上一小份桂花糖炒栗子,用布袋裹起來,這樣到家時栗子還能是熱乎的。兒時,等待家人回來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漫長。在渡口,目送走一波又一波的人。當家人乘的小船漸漸靠岸時,第一件事兒,就是從一堆行李中,找到栗子的藏身之處。還熱乎的栗子,都來不及好好剝掉外殼,便就囫圇吞棗般的吃起來,松軟糯糯的栗子,遇見香氣四溢的桂花,人間美味大抵如此吧。等吃完最后一粒栗子時,意猶未盡,還要舔一舔手中的桂花香。
? ? ? ? 如今,桂花成為街頭巷尾的行道樹,更多成為一種觀賞植物了吧。古人以花入饌,餐芳飲露,風雅無限。或許,哪一天,效仿古人,也會在鋼筋水泥堆砌的城市里,尋得一方天地,對月當歌,且捧桂花酒,與君同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