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立秋,下雨刮風。
一,看見系統
參加過一次。要素是IO,邊界,living,meaning 。
living 維持生存,meaning 不要有意義。二者都是事后諸葛亮。
Meaning 是可有可無的闌尾。
看見系統如同看見一幅水墨畫。一目了然
看見通常以自我為中心。
管理者都是沒有節操的
溫和表述為:屁股決定腦袋
領導有可能代表系統的meaning,也可能不代表。
二,聆聽系統
433法則,
四個層次:下載,事實,同理,生成
突破三個聲音:評判,嘲諷,恐懼
打開三個部分:思維,心靈,意志。
下載時我是對的。事實層面我是神。同理我能感受到對方。生成階段我是誰、我想成為誰。
無論美國憲法,敏捷宣言都是第四層次的產物。
大衛:"聆聽是有意觀察它特別像鏡頭,鏡頭指向哪里,就能看到哪里,鏡頭的范圍與精度,決定觀察的質量,影響決策和行動的質量。"
如果沒有突破評判之聲,下載成了壞的,生成是好的。但是也可以進行反向評判:你的事實與我的事實永遠不可能是同一個事實。同理心則是將自己的感受與他人的感受混為一談。共同生成則是自他邊界模糊不清,分裂是必然的,整合只是一個夢。
其實當正在生成一旦生成,瞬間就淪為下載,但是這是最新版本的下載啊!如果沒有下載能力,我們會找不到回家的路,認不出熟悉的人。生命在新陳代謝中保持活力,認知也在不斷代謝中。然后可以優雅的活著。
三,關于復雜系統的幾句話
協作只產生于自私的個體之中
自私和沖突是可以接受的
關于真共識與假共識(國玲講到)
失去的最好方式就是努力保持
生命和激光都是非常態,上下能級實現了粒子數反轉,對這個非常態已經習以為常了。
我感到認知被顛覆之中
大衛:我被顛覆了,又反過來顛覆他人
故事"你用我的錢,養你的老婆"
改變與折騰有什么區別
折騰不一定能活,不折騰一定會死。
歌德大概這么說:遇到任何難題,去描述尊重現象本生。嚴肅對待所看見的事情,將之描述。當評判一旦出現,對話立即就結束了。
然后呢?
有一本書叫失控
還有一本叫復雜
還有一種生活叫學習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