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芷若冷笑道:“咱們從前曾有婚姻之約,我丈夫此刻卻命在垂危,加之今日我沒傷你性命,旁人定然說我對你舊情猶存。倘若再邀你相助,天下英雄人人要罵我不知廉恥、水性楊花。”
無忌急道:“咱們只須問心無愧,旁人言語,理他作甚?”
周芷若道:“倘若我問心有愧呢?”
(一)少林大會
少林寺上,屠獅大會。
那個昔日柔弱溫順的周氏女子突然性情大變,一改往常人設,帶領峨眉眾弟子,鋒芒畢露,鎮壓群雄。先是霹靂雷火彈接連滅口,再敗武當二俠,最后耍個小心機便解決了號稱武林第一高手的明教教主兼老情人張無忌這個老大難。
舉手間,招招毒辣犀利,形同鬼魅,真真讓這幫江湖人士領略了“最無情是太監與尼姑”的真義。
彼時,芷若早已與張無忌徹底決裂,并冠以“宋夫人”的名號。
猶記當初被丐幫掠去之時,張無忌前去搭救,周芷若一路心事重重,只道一句:“你待我若有宋大哥一半好就夠了。”
無忌答:“我自是不如他癡情,若教我為了一己私情背叛親父與師門,那我是萬萬做不到的。”
此時此景,兩人正是成親前夕。
我當然知道,你不愿為了兒女之情舍棄大義,只沒料想,哪怕要你松下口哄哄我,給我吃顆定心丸竟也是不愿嗎?
宋大哥待我再好,這顆心,卻是已容不下第二人了。
婚禮當天,張無忌事出無奈,棄她而去。他心中自是有愧,屠獅大會當晚,夜訪峨眉掌門。
只見周芷若坐在一旁,以手支頤,怔怔出神,聽得張無忌進來,竟不回頭。
一枝白燭忽明忽暗,照著周芷若一身素淡的青衣,景情甚是凄涼。
張無忌言,會盡力治好宋青書的傷。周芷若只道,哼,治好了他,你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去做你的郡主駙馬了。言語之中,滿滿的哀怨與情思。
張希望兩人聯手,營救金毛獅王,于是便有了如開頭的對話。一句“倘若我問心有愧呢”,霎時讓我們的無忌大直男啞口無言,只得下跪相求。
此時他的正確做法應當是,一臉正氣毫不動搖地回應:“便是舊情猶存又如何?我們本有婚姻之約,心下雖牽掛于你,卻礙于你已為人妻。若宋師哥不幸……不幸離世,我斷不負你,只盼重行大禮,照顧你一生一世。只你不嫌棄我才好。”
若真是如此,恐怕那張冰冷的臉,便會帶了三分微嗔,七分靦腆,像曾經那個柔弱的小姑娘一樣,再度燦爛開來,重新投入他的懷抱。
只可惜,張無忌并不知宋與周的事只是故意捏造來氣他,更何況,某人的心啊,早教一個小妖女偷了去。眼下對芷若,只有敬重與愧疚,再無半分男女間的愛意。
一番對話,周芷若只是徑自呆呆地坐著,一動不動。內心,卻早已翻江倒海,又支離破碎了吧。待到重新歸于平靜,往日情分,便是一分也剩不得了。
(二)漢水初遇
說到張無忌與周芷若的瓜葛,還要從漢水旁初遇說起。周芷若出身雖不能算差,卻說得上不幸。十一二歲的年紀,其父周子旺起義失敗,一家人被屠殺殆盡,只有她和尚幼的弟弟被常遇春冒死救出,弟弟在途中又被追兵用毒箭射中,當場斃命。
若不是張真人路遇,一番猶豫下多管了閑事,恐怕周芷若早已命喪黃泉。常遇春若不拼死相護,也就沒了無忌后來的迭遇奇逢。
本來張真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再平常不過的,更何況敵人又是他痛恨的蒙古韃子。之所以猶豫,只因當時正是帶著中了玄冥神掌的病秧子無忌求救歸途中,為他療傷已是大耗內力,孩子的生死也是眨眼間的事。
剛剛失去家人的芷若,此時已然成了孤兒。難得的是,她仍溫柔、體貼又善良,像個大姐姐一樣,照顧奄奄一息的無忌,端水喂飯,擦淚鼓舞,點點滴滴在無忌小小的心上,留下一顆再也無法抹去的朱砂痣。加之二人都是孤兒,更多了一分惺惺相惜的情感在里面。況芷若是個嬌滴滴的女娃,身邊無人照料,無忌對她,自然心存憐惜。
要知道,無忌生于孤島,父母斃命后,從未和同齡女子有過過多接觸。周芷若,是他生命中遇到的第一個美麗又善良的女孩。
只是此時的感情,談不上愛情。
(三)一劍定情
若干年過去,張無忌歷經磨難,化身曾阿牛,跟著相貌丑陋的珠兒,二人相依為命。再遇芷若,卻是峨眉派與二人為難。此時,周芷若出落得氣若芝蘭,清麗脫俗,在衣著相同的一群人中,顯得格外醒目,張無忌更是一眼便認出她來。當丁敏君為難珠兒之時,芷若憑借機智在旁周旋,儼然還是當年那個漢水初遇的善良女孩。
光明頂之上,張無忌寒毒已去,神功加身,略一施展便初露鋒芒。更妄圖以一人之力,化解明教與六大派之間的矛盾糾葛。除他以外,這世上恐怕沒人敢夸下這海口,哪怕是張三豐或是少林方丈,也無此雄心。
九陽神功加上乾坤大挪移,內功放眼武林已難尋敵手,臨敵經驗與招式變換卻不足。芷若看這男子氣度不凡,做的又是好事,便毫不吝惜高聲點撥,全然不似往日的內斂沉穩。
此時張無忌已初嘗情竇,并在朱九真身上糊里糊涂栽了大跟頭。再見芷若,得其相助,昔日種種好處一齊浮現,縱是心動,也是人之常情。
滅絕師太早已看出此間端倪,喝令芷若一劍刺死這個小魔頭。對師父一向言聽計從的她,哪敢不聽。顫抖著,一劍下去,刺偏了幾分。
他竟是沒躲。眾人眼見這個少年連敗幾大門派眾高手,最后竟被一個弱柳扶風的峨眉女子刺倒在劍下。
這一劍刺下去,才真真正正刺出了一段孽緣。本來周芷若對他只是另眼相看,因了這一劍之故,卻多了幾分曖昧。
孤島之上,張無忌曾抱著她許諾:“你看見我胸膛的劍傷了嗎,你刺我越深,我就越愛你。”
少林屠獅大會,二人決戰之時,張無忌一心相讓。也是瞥見了這個劍疤,芷若對他終是沒下得去殺手。
若早知此劍的分量,當初就該再狠心一些,多刺幾寸才好呢。
(四)恩斷情絕
本性極其善良溫順之人,一旦受到傷害,決意黑化,便是反向的極端。
小時候,看蘇有朋版的《倚天屠龍記》,高圓圓飾演的周芷若算是把這個角色挖掘的入木三分,十分得其神韻。當時我很不理解這個女人,不就是師父逼迫發誓嗎?就值得因此去做壞事?若是真的愛張無忌,又怎能騙他、背叛他?
恐怕這樣想的也不止我一個。周芷若是個極易引起爭議的人物,然而她的黑化卻不是一朝一夕而來。
自幼喪失父母,一個弱不禁風的孤女,幸得張真人搭救,拜入峨眉。
出身名門正派,憑借不低的天賦奪得滅絕的賞識。外表清麗秀美,宛若出水芙蓉,施展起劍法也是翩翩若仙,雖一身武功加身,仍楚楚動人,柔柔弱弱的樣子男子見了眼光便難以挪開,讓人想要保護。
品貌才識,名門背景,這樣看來,每一項都堪稱完美。體面的表象,個中心酸卻是無人知曉。
滅絕師太雖于她有撫養、賞識之恩,可是這老尼姑絕不是善茬兒。周芷若從來只把她當作嚴師來敬重,若說母親般的溫暖,卻是一點也沒嘗到過。峨眉派的女弟子們,例如丁敏君以及“靜”字輩的幾個師姐,都不是好惹的,一個個善妒又心理扭曲。芷若小小年紀便得師父重視,不知要受這些人多少白眼。她本不是愚笨之人,在重壓之下,卻不得不學會藏拙,不敢太露鋒芒。
滅絕老尼在感情上受過挫折,對男女之事本就帶有厭惡。峨眉派雖有男弟子,但地位較低,不可能有接觸的機會。
可以料想,周芷若整個幼年、青年,甚至沒有一個可以說知心話的人。她內斂謹慎,矜持清高,又工于心計的性格便是如此慢慢養成的。
待到重遇張無忌,她雖動心,卻不得不受限于男女、門規等等一些列的桎梏,規規矩矩,以禮相待。在這一點上,她已是被趙敏完敗,具體如何趙敏那一篇有仔細分析。
仍說芷若。當師父逼她立下毒誓,要假意委身張無忌,盜得屠龍刀倚天劍,但絕不可與其結合,否則便如何如何。她似乎沒的選擇,對師父言聽計從是峨眉派弟子的生存之道,否則就會像紀曉芙一樣,被一掌打死。
此時的她,還十分懦弱溫順,不知反抗。滅絕對她雖不溫柔,但畢竟有恩。況且天大地大,除了師父,又有誰能給她撐腰呢?三心二意模糊不清的張無忌嗎?這個時候,她又怎么確定,在無忌心里自己占了多大的位置。
至于孤島之上,給眾人下毒,是為了盜取刀劍,完成師父遺愿。而嫁禍趙敏、傷害殷離卻是出于嫉妒和極度的不安全感。這二人若從張無忌眼前心中除去了,能與其結合的便只剩自己了。嫁與張無忌,已經違背了當初的誓言,她只是太渴望,太渴望有個依靠。
她孤注一擲,一不做二不休,因為沒有退路。
練成神功,光復峨眉,雖是師父逼迫她為之,卻也有一半出自周芷若的本意。論武功、才智、出身,她比趙敏差上一大截。她雖表面冷淡清高,內心其實惶恐不安,甚至隱隱有些自卑。待得她練成無與倫比的武功,光大峨眉,到時自己也揚眉吐氣,再不怕無人撐腰。
這并非我胡亂推測,書中有情節為證。明教起義節節勝利,她曾說希望張無忌做皇帝,自己便是皇后,可見其野心之大,絕不是閑云野鶴之輩。無忌不悅,說自己無能擔此重任,只盼將來將教主之位讓賢,兩人浪跡天涯,與世無爭。
對此,周芷若回應,就算你可以拋下明教,我擔著光大峨眉的重任,卻不能棄之于不顧。看來滅絕的看人的眼光果然準得很,這個托付算是托對了人。
(五)青燈古佛
從善良柔弱到心狠手辣,僅僅是一念之差。婚禮當天,大紅嫁衣,群賢畢至,熱鬧非凡。她天真的以為,只要成了親,便能漸漸把他拴在身邊。
只是周芷若這個算盤,終是打錯了啊。到最后一敗涂地,全盤皆輸,不過是輸在了沒得到張無忌那顆心上。
她雖做了不少壞事,也終善惡有報,被良心所譴責,惶惶不可終日。爾后斷劍一揮,斬去三千煩惱絲,從此青燈古佛,再無波瀾。
對于張無忌,她有愛意更有愧疚。
可世間最悲哀的事莫過于,他不怪你也不愛你。當聽說做一系列壞事的人不是趙敏,反而心下竊喜。
他對趙敏愛得入骨,聰明如周芷若,心里怎能不知。可非要聽他親口說出來不可,點點火光,方能熄滅。
臨別那天,山道上晚風習習,良夜露清。
張無忌歉然道:芷若,我對你一向敬重,對殷表妹是心生感激,對小昭是意存憐惜,但對趙姑娘卻是——卻是銘心刻骨的相愛。
周芷若喃喃道:“銘心刻骨的相愛,銘心刻骨的相愛。”
可是——無忌哥哥,你可知,我對你也是刻骨銘心的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