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于2016-02-19
十歲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九十老童、百歲人仙。人生美哉!
——題記
最近我在思考,我為什么要結婚。每個十年都是人生的轉折點,想通了,我才好繼續下一步人生規劃。我是處女座,太善于規劃是通病。它的確讓我有條不紊的從小學、初中、高中、本科雙學士、研究生碩士畢業再到留校工作至今從未耽擱,我的努力有收獲,在此也感謝我的父母家人給予的支持。我是幸運的。因為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辛苦付出都能得到回報,但不努力希望是零。往往能抓住機會的都是勤勞而用心的人。你不是命運100%的主宰者,天時地利人和都是決定因素,缺一不可。而且,生活也并不會像你規劃的那樣進行,你得做好各種突發情況的心理準備。經歷多了,我的心態越來越好,還會自娛自樂。我也常和學生說,盡人事、聽天意。
一屆屆的新人進來,風采卓然,倍覺自己逐漸老去。曾近的我,輕狂過、放肆過、恃才傲物過,現在想想都是過往云煙罷了。近三十的年紀擺在那,卻不知“立”于何處?三十而立,并不是說我一定要做到已經成家立業,而是說要具備成家立業肩負責任的能力,有自己為人處世、對待生活的姿態和原則,能坦然面對一切困難,并已經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如今的我,整個人輕飄飄的不知道在干些什么,每天花費大把大把的時間拿著手機。要是我能把玩手機的碎片化時間都利用起來多看看書,我想,慢慢地我會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
的確,最近一年我在研究微信平臺,自學成才,技術不差。但至始至終,它只是個工具。在微信之前有微博,微博之前有騰訊空間,雖然我不知道微信之后會是什么,這些都不過是網絡傳播工具而已,傳播的內容才是重點。這么多年,思政工作平臺換了又換,不變的是工作理念與與時俱進的精神。我好奇心重,微信平臺技術的文字、圖片、視頻、音頻及一些附加功能,自己玩了個遍,是可以弱弱地嘗試寫一篇《微新技術編輯指南》,但是縱觀我的作品,思想內涵在哪里?這也是我想問自己的。也許,我不想僅僅做個“技術女”。人生有千百種可能性,我為什么一定要局限于此?
我有自己的微信公眾平臺【輔導員莊經緯】,自編自導自制,每周一記,已堅持半年,圖文記錄為主。記錄是生活的痕跡,但看著看著總少了些什么。這幾日,與人交流,明白我少了的正是自己的思想。以后,多寫文字,抒發情懷。往往真情實感還是文字記錄起來更貼切,太花哨反而喧賓奪主。
回到結婚的話題,我不是一個功利的人,要求自己30歲前結婚就隨便找個人嫁了。我只是希望自己在30歲之前具備成家立業的能力,如果遇不到合適的人,我也是個不將就的人。能力可以培養,緣分可遇不可求。一直以來都有人給我介紹,介紹的對象類型多是家世背景硬、本人卻一般甚至很爛。哪個女人不想嫁個十全十美的丈夫,但這種好事為什么偏偏給你?!一我不是拜金女,二我是感情動物,Feel沒有,No way。我更欣賞那種自力更生如我、內心宇宙爆棚又外表溫婉的男生。是的,首先他要能做我的精神伴侶,然后相扶相持一起到老。曾經有記者采訪陳道明,問他會找怎樣的伴侶。他就說了三個字:聊得來。對,就是這種感覺。一起奮斗的日子,比坐享其成更快樂。何況,我想,我們也都不差,缺什么只是時間的問題或者說你想不想要的問題。人生太短,一晃已近30,不管做什么,對幸福與快樂的追求是永恒的。結婚也是雙向選擇,我在選擇你的時候,你也在選擇我。到底誰是誰的備胎,誰又是誰的備胎,還真不好說。我只是希望在感情這件事上,有真情,而不是伎倆,這也是一種倔強吧!
30歲,人生的分水嶺?;厥走^往的自己,我基本是個受眷顧樂天派努力不懈的小逗比;30歲后的自己,希望能收起逗比的嘴臉,做個儒雅成穩有內涵的女子。歲月可以耗盡我的容顏,希望一顆經歷塵世的心越磨越透亮。
以豐子愷在《不寵無驚過一生》中的話結尾: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莊經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今日頭條》《簡書》《知乎》自媒體人/公眾號被收入教育部中國大學生在線/分答答主/微課講師/學習社群創始人/烘培愛好者.....Hi,我是一位有種、有趣、有料的高校輔導員,與你聊聊成長的故事。愿你野蠻生長,最終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