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同事一起完成上級公司需要的材料,詢問有經驗的前輩,才知道工作之復雜。由于之前的工作上下溝通困難,許多數據并沒有完成,根本沒法整理材料。算了,該下班了,哪里有能做完的工作。
一周前,總結了自己的職業工種,替完成網絡答題員、會議記錄員、通訊員、客戶服務員,或許還會成為司機,原來我還是個職業全才,研究生文憑果然只是敲門磚。
一個月前,見識了公司的怪現象,領導按時按點,員工遲到早退。來到自己的科室,看到早些年進來的同事,他們用少許工作量消磨一天,大量的工作交由新人,一種虛假的成長包裹著我。
三個月前,自己陷入到入職的恐慌情緒中,掙扎著來到公司報到。之后參加了入職培訓,看到大型國企是如何教導企業文化的,感慨他人能對前途充滿激情。
畢業時,我告誡自己,如果以后工作中戾氣太多、知識太少,那么該離開的時候就離開。離校的青年,內心還充斥著斗志與征服。
一年前,綜合思考各種因素,職場選擇的第一步還是決定給了專業上最大的國企,參加了校園招聘會,回到家鄉。
一年半前,我打通了父母的電話,表達了自己不想進入體制內,想出去闖闖……
思緒可以不斷的往前涌,我能回想到當年本科招聘會上,告訴自己我想試試這條路怎么樣。但是時間只能從今天繼續流逝,而選擇已經做出。
那么,明天呢?
明天,我會被這種拖油瓶的工作節奏腐化嗎?我會為了人脈關系違反自己建立的原則嗎?我會變成曾經的自己討厭的模樣嗎?
國企和體制,像是一座圍城。外面的人傳言著各種福利待遇,相信這才是穩定。里面的人漸漸被磨平,沒有了追求,沒有了理想。偶爾抬頭遠望,仿佛一眼看到了頭,又仿佛什么也沒有看到。
圍城外的言語成為磨平棱角的最大原因,它傳到了每一個人的耳中,又通過每一個人傳給了你。相信了這些話,你可能會憤憤然去追求更大的未知,你也可能漸漸相信安穩小樂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故鄉的港灣成為最大的羈絆,甚至不知道該喜該憂。在這個時代,一線城市和理想工作有著天然的掛鉤,國企和體制的薪資水準、升值空間與理想工作的差距越來越大,但也擋不住歸心似箭和疲倦游子的心。
還有那到底懂多少的專業,也在左右著我們的選擇。從校園走向社會,大部分人還是要以專業作為敲門磚,或許直接決定了是走向傳統行業還是新型行業。
其實,當你選擇這條路,磨平你的最大敵人就變成了時間。許多體制內的人說,自己也不甘心,可是時間久了,失去了離開的動力,更失去了前進的能力。
我現在就站在這樣的時間上,細思著自己的明天。
明天我或許會不墮斗志堅守工作,尋求微小幾率的進步;明天我或許會完成現有的工作,用大量的業余為自我充電,我正在這樣努力;明天或許會有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