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不是死記硬背,是有方法訣竅的。但眾多的方法你要有自己思考進行選擇
? ? ? ? 《這樣學習最有效》一書中,提出學習最核心的方法叫做“沙漏理論”。就是通過瀏覽、提問、閱讀、復述、復習五個部分將知識進行掌握。瀏覽是瀏覽目錄等建立概念;通過提問自己想知道的建立學習狀態;閱讀就是理解大意摘錄重點,這其中還有閱讀的方法;復述用自己的語言將多種信息整合;復習就是回憶關鍵詞等將內容貫通。
? ? ? ? 對于這一方法中,我覺得我基本欠缺的是第一塊瀏覽。我似乎一直看書沒有看目錄的習慣,覺得并沒有用。可正是通過目錄、前言等反而大體建立第一概念和書的體系。不過,對于這一問題,可以通過看書之后做思維導圖來建立。
? ? ? ? 提問是我們許多人最大的問題。因為我們似乎沒有問題。回想一下你的經歷,在學習只是之后老師總會問“有什么不會的可以提問”,大多數人是沒有問題的。我們當時是聽懂了,可是卻不會用。提問可以讓我們帶著思考去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提問是一種能力,需要培養與學習。找回小時候“十萬個為什么”的你。
? ? ? ? 閱讀是接收信息的關鍵,要理解大意,摘錄重點。但是我們似乎在這一環節要么太過緩慢,要么就沒什么實質進展。這里說到了閱讀時的一些技巧,如減少朗讀默讀,將單個字變成字群。閱讀后需要對信息進行記憶,那么諧音法、聯想法掛鉤法、定位法都是不錯的方法,我們或多或少用過。這里對于聯想法,我的思考是,學習記憶法時覺得這個方法好麻煩,一個詞組卻引來一大串聯想,可是記憶內容雖然生動,但從一個詞語到一大堆的形象符號等,這真是是好方法嗎?
? ? ? ? 復述這一方法我覺得是體現理解知識與否的標準。就好像有的人學了知識,當時懂了,可卻不會用。我覺得在學習時,復述可以體現在給他人講解中。上學時有同學并不能理解老師所講內容時,我會用自己的話給她講的通俗易懂。這之中,我理解了內容,也可以將它與生活中結合起來。
? ? ? ? 最后所說的復習,是所有學習中必須的。可能是枯燥的,但卻是必須做的環節。復習也不是死記硬背,也可以有自己的方法。比如利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來確定復習時間,也可以將知識與環境結合創立學習環境。
? ? ? ? 學習不是簡單機械的,是你需要方法技巧并且刻意練習才可以實現的。對于學習,你可以多思考一下,多想方法也多去實踐一下,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學習不是一件苦大仇深的事情,學習讓你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