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觀點:鯰魚效應,是指用危機、競爭、假想敵的方式,激活團隊士氣,培養人才的管理方法。
思考:
鯰魚效應的優點:
1. 激活團隊,激發員工激情,提高團隊戰斗力。
2. 讓他人有一種危機感,在一個位置上做久了,任何人都會產生安逸感,出現“這個位置舍我其誰”的假象,用“坐板凳”的方法,讓他人再次重視手中工作。
鯰魚效應的弊端:
1. 新人,就是這條鯰魚,能力方面必須要比現有團隊的人員要高,若能力還不如現有人,就攪動不了團隊士氣,弄不好還會被現在團隊氛圍同化,鯰魚變成沙丁魚。
2. 若新人能力過高,會出現所有人都排斥新人的現象,擠兌新人,直至對方提出離職,鯰魚變成鯊魚。
3. 小團隊現象出現,新人的加入,對于長期安逸的老員工來講是一種刺激,老員工受到刺激的第一反應不是立刻行動,而且找人抱怨和訴說,此時的管理者應該保持高度的敏銳度,在新人加入之前既要做好安撫老員工的工作,又要保證新員工不受排斥,兩手都要準備好。
鯰魚效應怎么做才能發揮最大價值?
1. 管理者本人要有清醒的認識,對于自身團隊的優劣勢分析和比較,然后與員工進行溝通,也讓員工清楚自身團隊問題。
2. 安撫工作提前做,尊重到每一位員工,雖然老員工激情不再,但畢竟也是曾經有過功勞之人,更何況,激情還是會回來的。
3. 新人加入,團隊士氣或是業績有所提升,管理者眼中不能只有鯰魚,而是整個團隊的功勞,不可只表揚超級明星。
4. 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不排斥,不擠兌,用一種開放式的氛圍來迎接新人的到來。
鯰魚效應,就是借助于外界或他人力量來提升自身能量,也可稱為借力法,借力打力,若利大于弊,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