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們依靠的大山,不知什么時候開始,變成了我們的“軟肋”。
需要我們陪伴,需要我們呵護。
平日需要我們幫買染發膏;
出行前需要我們安排妥帖;
生病了需要我們操心照顧。
一如我們小時候被對待的樣子。
人生輪回,或為此番。
向我咨詢的客戶中,不少是想為父母做保障的。
說實話,給父母買保險并不那么容易。
年紀太大,超過產品可銷售的最大年齡;
保費會貴,因為出險概率更高;
身體不好,買不到想買的產品……
給中老年人做方案,像是夾縫中求生。
但另一方面,中老年人確實是最需要保險的一類人。
因為大額醫療支出,是大概率事件。
而醫療費用,終有一天會落在我們做子女的肩上。
為父母買保險,其實也是為自己買保險。
我們最大的恐懼在于,我們成長的速度,比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如果我們追不上,有份保單能幫著父母兜底,那也是好的。
一、父母配置保險優先順序
很多人一上來會問,我想給爸媽買保險,哪款產品好?
我一般會先問他:父母有醫保嗎?——醫保是最最最最最基礎的。
然后會問他:父母身體如何?——多數都會有些毛病,直接影響著保險的可選范圍。
關于父母保險,個人建議:
1)醫保必須上!必須上!必須上!
2)保障型產品優先,養老金靠后;
3)預算充足,意外+醫療+重疾;?
4)預算不足,意外+醫療或重疾;??
下面細說保險配置的優先順序。
1、國家醫保
醫保是國家福利,對參保人身體沒有要求,有著獨特優勢。父母無論哪種身份均可以上醫保。
如果是在職職工或 者退休人員,可以享受職工醫保待遇;
如果不是職工,可以每年交100-300元參加城鄉居民醫保,或者新農合,一般可以到街道辦理。
如論生活在城市還是農村,一定一定一定要至少保證父母有一份國家醫保。
國家醫??梢詾槲覀兺械?,但本質還是廣覆蓋、低保障,療效好的自費藥不能報銷,且有報銷封頂線的限制。
想要提升保障水平,還需要配置商業保險。
Ttps:醫保一定要參保!
2、醫療險
醫療費用支出是老人可能面臨的最大風險開支,因而建議把高額的醫療險放在商保配置順序第一位。
醫療險是報銷型保險。發生醫療費用后,拿著發票找保險公司報銷。
醫療險最大的優勢是,報銷額可以很高。一般100萬/年起步。300萬常見,99%的情況下肯定是夠用的,具體選擇哪一層級醫療險,則豐儉由人。
如果:
1)就醫需求為公立醫院普通部+身體不好:嘗試癌癥醫療險,僅報銷癌癥醫療費;
2)就醫需求為公立醫院普通部+身體好:選擇百萬醫療保險,不限制疾病,只要發生住院或特定疾病的門診,超過免賠額即可報銷。
3)如果就醫需求擴展到公立醫院的特需部、國際部治療(環境好、費用高):需要購買中高端醫療險。MSH的欣享人生是中端醫療中的佼佼者。
醫療險的缺點:
核保嚴格,不容易買到
停售不可續保,幾年后產品停售再換,老人的身體不一定買得到。
如想解決這兩個問題,可以在預算范圍內嘗試搭配消費型重疾險和防癌險。
Ttps:建議配置。
要注意選擇是穩定性好,銷量大,續保條款較為寬松的產品。
3、重疾險
重疾險簡單來說,“確診”即賠付,不限制資金用途??梢杂糜卺t療費用支出,也可用于補貼家用。
儲蓄型重疾和返還型重疾:保障重疾+輕癥+身故,保一輩子;50歲以上的人購買保費就比較高了,與保額相差無幾,杠桿率比較低。不建議一般家庭配置。
消費型重疾:一般保障重疾+輕癥,不保身故,且保障期限可以靈活選擇,因而保費相對便宜,比較適合一般家庭配置,但是對身體要求也比較高。
防癌險:僅保障惡性腫瘤這一種重疾,確診惡性腫瘤即賠付,不是則不賠付,健康告知相對比較寬松,消費型重疾買不到,可以考慮購買防癌險。
上圖只是為了方便價格比較選取同樣的保障期限與繳費年限,實際可由自己靈活搭配。
Ttps:如果醫療險買不到,那么替換成意外險+消費型重疾險/防癌險也不錯。如果預算較為充足,可醫療+重疾+意外。
4、意外險?
父母年紀大了,腿腳不好,容易磕碰摔倒,意外險可以報銷意外醫療費用。是杠桿率非常高的險種,一般沒有健康要求,年紀大身體差也能買到。
意外險可保障由于意外導致的身故/殘疾和醫療費用。
給父母配置意外險,著重保障意外醫療部分,因而意外醫療建議選擇不限社保用藥的產品。
Ttps:建議配置。
5、養老金
誠然養老是剛需,養老金是比較好的財務規劃工具,但其本質還是理財型保險,優先順序建議排到保障型產品后面。
如果實在買不到保障型產品,養老金保險作為極其穩健的理財方式,也可為日后生活和疾病支出儲蓄一筆錢。
要關注產品的內部收益率irr,關注領取方式。
Ttps:先做好基礎保障后,如有余力,再行考慮。
二、幾個方案
具體如何配置?
看父母身體情況,看預算,看偏好。
簡單列幾個方案,做簡單參考。以下方案均以50歲女性作為保費測算的標準。
1、預算1000+
醫療保障方面:年度報銷額300萬夠用,不限制社保用藥。
主要保障住院和特定疾病的門診。限制公立醫院的普通部。
醫療險交一年保一年,絕大多數停售不可再續保。
意外保障方面:意外身故賠付20萬,意外傷殘分級賠付,最多20萬。意外醫療不限社保用藥。
2、預算3000+
醫療保障方面:同方案一。年度報銷額300萬夠用,不限制社保用藥。主要保障住院和特定疾病的門診。限制公立醫院的普通部。
意外保障方面:同方案一。意外身故賠付20萬,意外傷殘分級賠付,最多20萬。意外醫療不限社保用藥。
重疾保障方面:重疾險核保比醫療險要稍寬松些。差不多的保費可選20萬保額保到70歲,或者10萬保額保終身,看個人偏好。
3、預算6000+
醫療保障方面:將就醫范圍擴展到公立醫院的特需部、國際部,提升就醫環境,依托保司的醫療網絡可相當大程度解決就醫難的問題。年度報銷額100萬,不限制社保用藥。主要保障住院和特定疾病的門診。
意外保障方面:提升意外險保額至40萬。身故賠付40萬,意外傷殘分級賠付,最多40萬。意外醫療不限社保用藥,每年報銷上限提升至2萬。
重疾保障方面:同方案二。重疾險核保比醫療險要稍寬松些。差不多的保費可選20萬保額保到70歲,或者10萬保額保終身,看個人偏好。
以上方案列個雛形看保障效果,不一定是最好,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
如果預算更多,想再加強保障,可以再做高保額;
如果還有余力想做養老金規劃,再去加入相關產品。
另外提醒,青年人作為家庭支柱,更需為自己做好保障以保證家庭收入來源。
總之,保險方案是非常個性化的事情,100個家庭有100種方案。具體需要明確需求,再選擇匹配的產品和方案更佳。
以上~
更多可關注:保保歷險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