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你能生動描寫嗎?
? 語言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語言描寫總是鮮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動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獲得深刻的印象。
精讀文章尋妙法
? 當代作家汪曾祺談到語言表達時,講過這樣的小故事。契訶夫聽一個農民描寫海,說:“海是大的。”這很真實,也很美。一個農民眼中的海就是這樣。如果讓農民說海是如何蒼茫、浩瀚、蔚藍……那就不對了。
? ?難怪古人要說“言為心聲”,不同思想,不同經歷,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人,其語言也是不同的。魯迅曾說過:“如果刪掉了不必要之點,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談話來,我想,就可以使別人從談話里推見毎個說話的人物。”能夠讓讀者從“各人有特色的談話”中來“推見每個說話人”,這便是成功的語言描寫。
1.語言體現人物性格特點
? 語言交流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言為心聲”,人物的語言往往最能表現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點。
?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來了。他見到孩子們在花園里玩耍,很生氣:“誰允許你們到這兒來玩的:都滾出去!”——王爾德《巨人的花園》
? ?王爾德筆下的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里玩耍、生氣地說了兩句話,無不讓我們感到他是一個冷酷、自私、不懂得分享的人。
?表達妙招——語言展現人物性格
? ?描寫語言是刻畫人物的一種有力手段門通過語言描寫可以表現一個的身份、文化程度、愛好……還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內心,所以人物的描寫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2.語言直接揭示深刻內容
? 細細地品味人物的-言,從中可以體味到作者想表達的更深層次的內容。
?我曾問過我的女房東:“你這樣養花是給別人看的吧!”她莞爾一笑,說“如正是這樣!”——季羨林《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 ?作者描寫了女房東的語言,“莞爾一笑”與“正是這樣”無不讓我們感受到了女房東養花從來沒有想過要給自己看,一直以來,自己養花都是給別人看的,從人物的一問一答中,讓我們感受到了“我”和“女房東”養花的區別,即“中國人”和“德國人”養花的區別。
? 表達妙招——語言揭示更深刻的內容
?反復閱讀人物的對話描寫,透過人物的語言,可以感悟到語言背后更加深刻的內涵。這樣的表達,才更具魅力。
3.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
? 引用別人的話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講述別人的原話,并把它放在引號里,這叫直接引語;另一種是用自己的話來轉述別人的話,并且不能用引號,這就是間接引語。
? 樹對鳥兒說:“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鳥兒說:“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鳥兒說完,向南方飛去了。——新美南吉《去年的樹》
? ?這兩段對話就是直接引語,直接寫出了人物之間的對話內容,可以再現出當時的情境。讀者讀罷,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樹和鳥依依告別的畫面,
? ?老師教給我,要學駱駝,沉得住氣。看它從不著急,慢慢地走,總會到的;慢慢地嚼,總會吃飽的。駱駝隊伍過來時,你會知道,打頭兒的那一匹,長眸子底下總會系每一個鈴鐺,走起來,鐺、鐺、鐺地響。——林海音《陽光·童年·駱駝隊》
? ?這段話中的“要學駱駝,沉得住氣”,就是作者轉述了老師所說的話,被稱為“間接引語”,作者為什么要轉述“老師”說的話呢?你細讀,便會發現,作者轉述的話均采用短句,與后文連在一起,語氣連貫,融為一體。
表達妙招—根據需要選擇引語方式
? 在書面表達中,要根據需要選擇引語方式。如需細描寫,展現當時情境,可選擇直接引語方式;如不需要特寫的場面,更為了上下文語氣一致,可選擇間接引語方式。
4.提示語的幾種不同形式
? ?人物對話使用提示語有三種不同的方式:提示語在前面;提示語在中間;提示語在后面。提示語在前面這種形式較為常見、一般強調是哪個人說的。提示語在中間。這種形式突出了前面的說話內容,也使得前后意思得到簡單的區分。提示語在后面。一般強調了說話的內容,還可以強調說話的語氣。
? 我發明的商標
? ?晚上,全家吃包子。我拿起一個包子咬了一口,我無意間看到了桌子上的ipad,又瞅了瞅手中被咬了一口的包子。我突發奇想:“蘋果咬一口能成為商標,為什幺包子咬一口不能成為商標呢?”
? “你以后可以注冊一個商標——被咬了一口的包子!”媽媽笑著說。
? ?爸爸聽了,也大笑起來。
? ?原來,創意來源于生活呀!
? ?該同學在描寫自己和媽媽的對話時,先采用了提示語在前的形式,而后采用了提示語在后的形式,這樣讀起來,引一人感到了問和答之間是多么的連貫。
表達妙招——學會靈活地使用提示語
?在人物對話中,根據需要靈活地使用提示語。如果文中出現了多組對話,且人物相同,除第一組對話外,后面幾組對話,均可以采用無提示語形式。
5.提示語有著重要的作用
? ?提示語在對話描寫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讓提示語豐富起來,讓讀者具有身臨其境之感。根據表達的需要,可以讓神態、語氣、聲調、動作、心理等走進提示語中,讓筆下的語言更具體,更形象。
? 該我“捉人”了,我在院子里四處張望著。門微微地動了一下,引起了我的注意,從門縫看見了一個秋伴。我暗暗高興,裝著沒看見的樣子,故意走到門邊停下來,嘴里小聲說著:“哎呀,他們都躲哪去了?我都累了,我倚靠著門歇一會兒吧!”話音剛落,在門后的小伙伴就央求說:“別別,別我在后面呀!”我樂了起來,裝著大吃一驚的樣子說:“門后怎么還有一個人呀?”他只好走了出來,和我擠擠眼睛,不好意思地笑了。
? ?在這段話中,小作者筆下的提示語多么豐富啊,“故意走到門邊停下來,嘴里小聲說著”,提示語中融人了動作和聲調;“在門后的小伙伴就央求說”,提示語中融入丁語氣;“我樂了起來,裝著大吃一驚的樣子說”,提示語中融入了神態。因為作者筆下的提示語豐富了,一段話,儼然變成了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畫面,歷歷在目。
表達妙招——讓提示語豐富起來
?讓提示語豐富起來,有助于讓筆下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動豐滿。提示語豐富起來,一段段文字才有可能轉化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文字傚活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