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慎入
///
Renton在享受中產(chǎn)生活;Sick Boy在坑蒙拐騙;Spud在街邊乞討;Begbie在籌劃越獄: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才怪。
按今天的說法,《猜火車》的故事講的就是一群愛丁堡喪逼,每一幀的主題曲,都是《廢人們 都在忙什么?》。這群喪逼里只有顏值最高的Renton一直在決心逃離,但直到他去倫敦過上了上進青年的生活,還是擺脫不了狐朋狗友的糾纏,最后終于選擇了背叛所有人,背叛老地方,帶上贓款遠走他鄉(xiāng)。
盡管《猜火車》的結(jié)尾是伴著Renton遠走的步伐結(jié)束,但這段故事已經(jīng)講完了:一代年輕人的生存狀態(tài),或是異想天開的蒙太奇指南,或是一部Brtipop紀念冊,或是拒絕黃賭毒的公益宣傳片……這部電影已經(jīng)完成使命。
沒人料到過了20年這部電影竟然還會有續(xù)集。
幸運的是,這部續(xù)集并非狗尾續(xù)貂。從華麗炫技的鏡頭,到扣入情節(jié)的配樂,到適可而止的閃回,《猜火車2》里能品嘗到20年前的味道。而T2中的故事,不是復(fù)仇歷險記,也不是新世紀交響曲,更像是對《猜火車》當事人的回訪,只為確定一個事實: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廢人。
///
表面上成功過著中產(chǎn)生活的Renton,20年后,除了多了副心臟支架,已經(jīng)一無所有:在他的小鎮(zhèn)上得不到的美好未來,在阿姆斯特丹也沒有實現(xiàn)。他選擇了回到老地方,尋找重新尋找人生。
他救了準備自殺的Spud,還要和Sick Boy一起開桑拿房,他甚至在年輕的Veronika身上找回了青春活力,他還躲過了Begbie的追殺……經(jīng)歷過這一切后,依舊一無所獲,一事無成。
他和朋友們的唯一選擇,就是認命。
他們比那些被自己搶劫的1690信徒還可憐,至少1690信徒還有一份群體認同,同樣被時代所拋棄的他們,什么也沒有。
和年紀輕輕就去世的陽光少年Tommy相比,他們的人生并沒有多出什么內(nèi)容,虛度的幾十年光陰填滿了「喪」,并不是一些自嘲和惡趣味可以排解的。
Spud終于找到一件事做,他拿起筆記錄下了這些故事。失去兒子信任的Begbie,在Spud的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痛恨的酒鬼父親。之前還想拉兒子「入道」的他,幡然醒悟,決定在和Renton做個了斷之后,結(jié)束自己這一切的荒唐。——與其說是和害他失去一切的Renton做個了斷,不如說是徹底放棄自己的人生。
最后是一個happy ending,雖然沒人拿到錢,但也沒有人死去,所有人還會繼續(xù)茍且地活著。最后Renton回到自己涂滿火車的房間,終于鼓起勇氣放下塵封的唱針,隨著Iggy Pop的《Lust For Life》起舞。
——早在20年前,如今已經(jīng)當上律師的Diane就告訴他,Iggy Pop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Renton也聽勸地選擇了新生活;20年過去,新生活并沒有給Renton帶來什么,反倒只能在老地方和老路上找安慰。
///
「Choose life / Choose a job / Choose a career / Choose a family……」
Choose Life這段臺詞,是《猜火車》給電影史留下的最經(jīng)典一筆。但這不是一段繞口令。和Choose Life這個梗的又來一樣,這是個玩笑,屬于喪逼的玩笑。
Renton向年輕的Veronika解釋了什么是Choose Life:這本來是19世紀80年代禁毒運動中的宣傳口號,但宣傳到那幫喪逼身上時,他們就忍不住往后面添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
這次Renton的Choose Life更長更精彩,還做到了與時代充分接軌。
……
Choose Facebook, Twitter, Snapchat, Instagram and a thousand others ways to spew your bile across people you've never met.
選擇Facebook, Twitter, Snapchat, Instagram還有一千種跟素不相識的人發(fā)泄憤怒的方法
Choose updating your profile, tell the world what you had for breakfast and hope that someone, somewhere cares.
選擇更新你的主頁,告訴世界你早飯吃了什么并且希望什么地方的什么人真的關(guān)心
……
但《猜火車》沒有明說的是,實際上,你什么都選擇不了,只有被選擇的份。你我都一樣,只不過是陣陣大潮之下被裹挾的普通人。
做了許多事情無助于擺脫困頓現(xiàn)實的年輕人們,重新選擇了海洛因來麻醉自己自己的人生。Renton受不了了,選擇了開啟中產(chǎn)新生活。
最終還是被生活打入冷宮。
///
想choose一個酷酷的人生,但連酷是什么,都是由別人定義的。
《猜火車》的表面洋溢著華麗和時尚,但每一腳踩下去都是底層的泥坑。只不過留下的只有文化和時代印記,只有影視經(jīng)典和Britpop大碟,那其中糾纏的喪逼故事、糟蹋的青春、被choose的life,像每個螻蟻一樣,消失在背景里。
就像我們的盛世里,遵從應(yīng)試教育Choose Life的年輕人們,好不容易過上了看上去像城里人的生活,但買不起城里的一塊磚,只能靠著自嘲和裝酷度日。我們以為自己有能力選擇生活,但事實是不斷面臨「被選擇」。
只不過這些故事沒有被拍成《猜動車》或者《猜高鐵》,配上「直到大廈崩塌」和「讓你媽媽帶你去買玩具啊」的時代之聲,被奉為影史經(jīng)典,被意淫為令人神往的廢物生活。
如果注定要被時代浪潮裹挾一生,我們所能做的,除了拿choose life調(diào)侃一下自己之外,最好早點認清現(xiàn)實,擁抱并不美好的生活。
如果人生一無所有,至少還能拍部電影、寫首歌,像世界在你身上留下斑駁痕跡一樣,也給世界留下微不足道但仁至義盡的一筆涂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