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有點瘆人,不過《幽靈出沒的房子》是個暖心的鬼故事。一堆幽靈夫妻幾百年前曾住在這幢房子里,非常地相愛,非常地快樂。可死亡奪去了妻子的生命,傷心的丈夫於是揮別傷心地四處飄蕩,後來丈夫也離世,兩人化作幽靈再次相逢,故地重游,尋覓當年留下的一樣寶貝。這幢房子現在的主人也是一對夫妻,兩人同樣非常地相愛,非常地快樂,女主人不曾見過幽靈夫婦,卻隱約知道他們在周圍飄蕩,陰陽兩隔,心照不宣。最後,幽靈夫婦終於找到了他們久久尋覓的寶貝,而那就是幾百年後由這對夫妻延續的丶心中對彼此的愛,愛就是心中的光。
弗吉尼亞·伍爾夫以意識流作品出名。什麼叫意識流,我也說不清楚,之前看過她的幾部作品,每一部都如墜云霧。也看過圍繞她拍攝的獲獎電影《時時刻刻》,幾度回味,為她糾結心痛。她是幸運的,一個如此敏感丶緊張丶焦慮丶高傲丶才華躍動的靈魂,能有倫納德這樣的愛人守護,提供一個安全寧靜的創作空間,擁有一段無需擔憂世俗需要的創作時間,這是何等的眷顧!只是人的愛終歸有限,而人對愛的索取至終無限,她可以大膽地在意識的急流中破浪前行,卻因為太脆弱,最終懷抱著絕望沉沒於日常的深河。
讀者可以說這篇小說沒有故事沒有情節,即便有,也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可細細讀一下英文原文,會感受到作者語言運用之出神入化,其魅力有些神似中文的古文。伍爾夫為了營造并烘托一股幽冥的氣氛,筆下的句子主語經常變換甚至乾脆省略,他們丶你們丶我們,還沒弄清說誰,鏡頭已經切換,而每一幀都帶著恍惚的色彩;句子多半很散很短,仿佛水彩畫,輕輕一筆,全在暈開的效果;句子成分的關聯不甚清晰,沒有英文連接詞的一環扣一環,而是如同柳絮飛舞,輕柔自在。文中許多地方都運用了詩的技法,比如頭韻和句首反復,巧妙地呈現了幽靈縈繞的效果。而屋子里的幾處細節描寫也很有匠心,尤其是用玻璃指代死亡,陰陽兩隔卻又心意相通,光影閃爍,澄凈美好,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