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復且長時間地做事情其實并不難,只要條件具備,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難的是思考。
大約工作了3年的時候,因為應酬太多,我體重劇增。大學畢業那會兒是110多斤,而這時差不多飆升到了150斤。
我決定減肥,采取的方式是每天早上7點鐘起來去跑步。
我的意志力還算是不錯的,減肥計劃啟動的那一個月,每天都準時去跑步,每次3~5公里,但減肥效果并不理想。客觀地說,收效甚微。
去請教一位運動和減肥方面特別專業的朋友,他了解了我的具體狀況后說:你這樣跑步,身體素質是會提升的,但減肥是沒戲的,方法完全錯了。
后來他給了我一堆資料,我這個門外漢硬著頭皮全部看完,這才了解什么是無氧運動,什么是有氧運動,什么是正確的跑步方式,以及跑步時該給自己配置什么樣的裝備。我開始知道大部分食物的
卡路里,并學會計算自己每日攝入的熱量。
在這之后的一個月,狀況完全不一樣了,體重開始有規律地下降,而且跑起來更加輕松,完全不同于原來那種就像在服苦役一樣的感覺。
但在外人看來,這兩個時期我的“勤奮”程度其實是差不多的,而結果卻有天壤之別。一般來說,后面那個好的結果會被解釋為“這是堅持的力量”。
只有我自己明白,這是思考的力量。
有益的思考+堅持做事情,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勤奮。
勤奮不是為了努力,是為了偷懶!
怎樣的偷懶?就是更快地把事情做完、做好,是讓自己能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我30歲,才開始學會思考,才開始享受努力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