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全職媽媽的故事,告訴你這條路怎么走未來才會更精彩

01.

夏夏身形肥胖,卻不影響她的“網紅”人氣。是的,她是本地烘焙圈小有名氣的達人。

剛認識夏夏的時候,她還沒有開始做烘焙,只是在家帶娃,偶爾玩玩鉤針編織,給寶寶做點鞋套帽子小人偶。

第一次吃到夏夏的手藝,是某次被約去她家中,品嘗到她試做了好幾回的一款流心蛋糕。蛋糕松軟綿密,入口即化,里頭的巧克力漿帶著溫度,含在嘴里緩慢咽下。嗯,連打包帶回家都省了。

當時,附近商場正好有間小鋪專賣現做的流心蛋糕,成人巴掌大,要價45元,店鋪周邊香氣四溢,又是頭回聽說蛋糕里還能“爆漿”,惹得路過的小年輕紛紛排隊嘗鮮。

夏夏趕上了這波潮流,她的流心蛋糕手藝不錯,沒有過分誘人的香氣,用料更實在,價格更能讓人接受…就這么在微信里賣開了。

流心蛋糕過時了,她就去研究網絡流行的烘焙品,也在微博、下廚房里關注各類烘焙大咖,用有限的時間動手試驗,連奶油都自己打,錢包不鼓,需要的食材和器具還是不停地買買買。

夏夏的朋友圈,很少曬娃,但她確實是自己一個人帶,婆婆偶爾幫忙。朋友圈發的最多的,是吐槽自己“烘焙敗家”“一入烘焙深似海”…

圖片發自簡書App

評論里也有認識的人勸她放棄,說她太燒錢。

夏夏心里其實從未想過放棄:

“我以前做過房地產銷售,做過保險,業績都很棒,也非常享受人際交往的樂趣。可是既然我已經丟失了那職場奮斗的激情,就應該去創造另一種激情。創造另一個對外溝通的魅力世界。”

一年半過去了,夏夏吐槽自己的路沒有停,烘焙生意卻越來越好,娃剛上幼托,她的甜品工作室已悄然開張。


02.

湯老師,是我的寫作老師。她的公眾號每天更新,閱讀量基本在三五千左右,年發表量1400篇。是名副其實的月入萬元的自媒體人。

這種實打實每天原創寫作,文章內容優質的自媒體人,是靠時間打磨出來的。

湯老師是個全職寫作的人,剛學習寫作之初,身邊的反對聲也不絕于耳:

寫作是條不歸路,荊棘叢生尸橫遍野
xx寫文章瘋了/窮了
還是上班吧,全職這條路我走過,太難了…

好在她對這件事足夠熱愛,足夠堅持,她不僅賺足收入,還開設網絡寫作班,把豐富的經驗教授學員。

學員當中有很多的全職媽媽,在湯老師帶領下,多數堅持寫作的人,通過投稿拿稿費,早已賺回了當初寫作課的學費。

有熱情積極參與的,也有抱怨的“課不值得報”“沒有干貨”“投稿一個月沒啥回應”…

在這個“想一天之內讀三本書”的社會,求干貨的心不可怕,怕的是干貨“泡發”的時間不夠哇

帶娃的時候總不會說“十個月了,扶著他練走路,練了倆月還不會走,看來這孩子以后也不會走路”吧?!

在一件事上累積的經驗值,多是靠時間打磨出來的,沒有捷徑。

圖片發自簡書App



03.

我曾問過一位男性友人:如果你老婆辭職在家帶娃,這樣就沒有收入了,會不會看不起她?

本以為他會給出“老婆在家帶孩子很辛苦,等我再賺得多點,我養她就是了”這類避重就輕的回答,結果他的回答讓我一驚:

——如果什么時候我看不起她,絕不是因為她沒收入,而是她眼里只有孩子、我,但是唯獨沒有她自己。

這句話我印象深刻。好多年過去了,他的妻子因懷孕被公司各種理由辭退,不得已在家全職帶娃,三年里憑著一時的繪畫興趣,從一個提筆菜鳥,變成了圈粉無數的插畫師,也獲得了許多編輯拋出的橄欖枝。

很多女性當全職媽媽,最初的想法很簡單:要陪伴孩子的成長與進步。

而這個想法里,沒有自己。

她們熱情于教育,每天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這些可愛童趣十足的書本滿足了孩子的快樂,帶來應有的啟蒙。但是這些書本并不能滿足成人的閱讀需要。

臺灣作家蔡穎卿對此有言:

我認為重視孩子成長大過于自己成長的這種價值,無論放在哪一種教養上都不好。如果我們這樣看待教育,生命會失去親子之間平行的意義,也會失去不斷向前的生生不息。


所以,與其吐槽全職在家受到什么不公平待遇,不如把握碎片時間,尋找感興趣的事情和目標,日復一日堅持,獲得自我的成長與快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