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每次批閱作文,都發現學生的標點符號用得是一塌糊涂。有的一逗到底,有的頓逗不分,有的“和”與頓號連用,有的“等”與省略號同用,有的連句號該用哪都不知道。整理此文,只為幫助學生學習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 ? ? ? 標點符號被稱為“無聲”的語言,相比于漢字,標點雖然不直接表意,但是在句子的意思表達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標點符號分點號和標號兩類。
? ? ? ? 點號,按照使用的位置不同,可分為句末點號和句中點號兩種,一是句末點號,包括句號、問號、感嘆號三種,表示一句話說完之后一個較大的停頓;二是句中點號,包括逗號、分號、頓號和冒號四種,表示句中的停頓和結構關系。
? ? ? ? 標號,主要標明語句的性質和作用,包括引號、破折號、括號、省略號、著重號、間隔號、書名號、連接號和專名號九種。
? ? ? ? ? ? ? ? ? 常見標點符號及其使用方法
1.逗號、頓號和分號的使用。逗號、頓號和分號都表示句子內部的短暫停頓。頓號是句子內部最小的停頓,常用在并列的詞或短語之間,逗號一般用在中間的一般性停頓間隔,逗號和頓號使用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相鄰的數字表示約數,不用頓號和逗號。
(2)集體詞語之間關系緊密,不用頓號和逗號分隔。
(3)并列性的謂語、補語之間不用頓號,只用逗號。
(4)帶語氣詞的并列詞語之間不用頓號,只用逗號。
(5)并列詞語中已使用連詞“和、或、及、與”等,不能再用頓號和逗號。
(6)表并列性的引號、書名號之間不用頓號,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號。
分號表示的停頓比逗號大,又比句號小,一般用在表示并列關系的多重復句中,使用時要注意:
(1)句中沒有逗號,不能直接使用分號。
(2)句中已經用了句號的,不能使用分號。
(3)在第一層的并列分句之間,不能使用分號。
(4)在表示并列關系的單重復句內不能使用分號。
2.冒號的使用。冒號的使用規則如下,表示提示性話語之后的停頓,用來提起下文。用在總括的話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項說明或表示冒號前面的話引起后面的話,用在提示的詞(如說、想、證明、宣布、指出、決定、透露、發現、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體內容,用在總括性的句子前,表示總結上文。
使用冒號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提示性或總結性的話語中要使用冒號。
(2)引文中間的插入語(通常為“某某說”)后面不能用冒號。
(3)在沒有停頓的地方不能用冒號。
(4)在一個句子里不能使用兩重冒號。
3.問號的使用。在使用問號時需要注意,問號雖然表示疑問句后的停頓,但不是所有有疑問意思的句子后面都要使用問號。使用問號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有些句子中雖有疑問代詞或疑問格式,但整句不是疑問語氣,不能用問號。
(2)連續發問時,每句話末尾用問號。
(3)選擇問句雖然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擇項,但仍然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個問號,句中各項之間應用逗號。
(4)倒裝句中問號不能前置。主謂倒裝的疑問句,雖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問號要放在句末。
4.引號的使用。引號標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話,還可用來標明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和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在使用引號時,要特別注意引號與句末點號的位置:
(1)引文獨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點號放在引號里面。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為句子的成分時,句末點號(問號、感嘆號除外)放在引號外面。
(3)帶有特殊含義(或修辭用法)的詞語未加引號,行文中論述的對象未加引號。
(4)間接引用的文字不能加引號,非特殊用法的詞語不能加引號。
5.省略號的使用。省略號主要用在引文中省略的部分或話語中沒有說完的部分,或者表示斷斷續續的話語中的停頓。使用省略號應注意以下幾點:
(1)省略號前如果是句號、問號、嘆號、冒號、引號則仍可使用;如果是頓號、分號、逗號應省去不用,因為省略號本身就表示應有停頓,只是意思未完。
(2)表示列舉未盡,可用省略號,或用“等”,但兩者不能同時使用。
【牛刀小試】
1.下列句子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
A.缺少系統的引領,讀書只會陷入碎片化的尷尬境地,沒有高品質的選擇,讀書只會步入淺表化的局面。
B.我跳下車來,說了聲:“忠爺爺再見”,就往家里走去了。
C.為了保持營養平衡,你今天中午準備吃米飯?面條?還是餃子?
D.隨著癸酉年雞年的日趨臨近,一年一度的春節晚會再次成為廣大電視觀眾所關注的熱點。
解析:A中的兩個句子表示的是并列關系,所以第二個逗號應該改為分號;B中“忠爺爺再見”不是完整的句子,所以逗號應該放在引號內;C中連續問句中,只在最后一個問句后使用問號,因此要講前兩個問號改為逗號。
答案:D
2. 下列句子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
A.近期我觀看了許多出色的電影,如《英雄》《無間道》《美麗人生》等,受益匪淺。
B.前鋒線上派出了上屆西班牙大賽時為奪冠立功的三名前鋒,羅西、孔蒂和阿爾托貝利。
C.發出邀請函后,記者、教師、家長……等,都熱心為他的新書撰寫推薦語。
D.俗諺云:“驚蟄多栽樹,春分犁不閑”。民間流傳的諺語里包含了人類對天地物候理解的獨到智慧。
解析:B中“羅西、孔蒂和阿爾托貝利”是對“三名前鋒”的闡釋,因此“三名前鋒”后面應該使用冒號;C中省略號不能和“等”字連用;D中“驚蟄多栽樹,春分犁不閑”中的引用的是完整諺語,句號應該放在引號內。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