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文章的立意結構比作人的五官,那么標點符號就是人的眉毛。眉毛不好看再漂亮的五官也會大打折扣,在學了那么多如何塑造五官的方法后,我們也來拿起修眉刀,整飭我們的眉毛,讓自己變得更漂亮。
我批改過不少稿子,看過不少簡友在標點符號上鬧笑話,往大了說,寫這篇文章希望收到凈化語言環境的功效;往小了說,力求讓我的學員們擺脫掉標點符號用錯的尷尬。
本文主要講了三方面的內容:標點符號的六大功能、十六種標點符號略舉和一些常見的錯誤案例。希望朋友們能耐下心看下去,會對你文章的寫作有很大幫助。
標點符號的六大功能
我們都在用標點符號,但是你對標點符號的功能有所了解嗎?許多作者用錯標點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對標點的功能知之甚少。那么,標點符號都有那些功能呢?
一、停頓功能
說話要有停頓,這既是換氣的需要,也是分清語言層次的需要。停頓有大有小,在書面上用不同的標點符號來表示。
如劉又辛的《漢語漢字答問》:“現代漢語的詞匯,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從古漢語、近代漢語集成下來的基本詞匯;一類是近代、現代不斷創造的新詞語。”
二、語氣功能
句子是表達相對完整意義的語言單位,前后都有較大停頓,帶有一定的語氣和語調。我們說話的時候,無論是陳述還是疑問,是祈使還是感嘆,通過句調的變化,意思都可以表達得很清楚,但是,將句子變成書面語以后,這些就必須依靠標點符號來表示。
如魯迅在《并非閑話(二)》中:“這樣的中國人,呸!呸!!!”我已經感受到魯迅大大的吐沫星子從書中飛了出來。
三、定性功能
文章中的某些詞語往往與一般的敘述用語不同,具有特定的含義和作用,為了便于讀者閱讀理解,避免歧義和誤解,需要用標點符號將這些詞語的性質標出。
如在劇本中,曹禺的《雷雨》:“(望著他,冷冷地)沒有話說,我走了。(拿起藥碗就走。)”
四、修辭功能
巧妙靈活地運用標點符號,往往可以使讀者產生聽覺或視覺上的聯想,突出語意,增強節奏,使語言表達得更為生動。
如魯迅的《孔乙己》:“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顏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
五、審美功能
標點符號可以對書面語進行美化性表達。
如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句子對仗,美觀整齊。
六、簡化功能
標點符號可以對書面語進行更方便、更快捷的簡化性表達。
如魯迅在《狂人日記》:“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
十六種標點符號略舉
常用的標點符號有16種,分點號和標號兩大類。
點號的作用在于點斷,主要表示說話時的停頓和語氣。點號又分為句末點號和句內點號。句末點號用在句末,有句號、問號、嘆號3種,表示句末的停頓,同時表示句子的語氣。句內點號用在句內,有逗號、頓號、分號、冒號4種,表示句內的各種不同性質的停頓。
標號的作用在于標明,主要標明語句的性質和作用。常用的標號有9種,即:引號、括號、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連接號、間隔號、書名號和專名號。
常見的錯誤案例
1.該用句號的地方誤用了問號
錯例:老師嫌她撿了錢為什么沒有交學校?這件事讓她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她拾金不昧的舉動怎么會落得現在這種非常尷尬的境地?
解析:兩個問號都應該改為句號。“為什么沒有交學校”跟“她拾金不昧的.....境地”只是句子中兩個賓語,盡管包含疑問,但句子中是陳述語氣,不能用問號。
正例:老師嫌她撿了錢為什么沒有交學校,這件事讓她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她拾金不昧的舉動怎么會落得現在這種非常尷尬的境地。
2.問號的誤用導致句子分割
錯例:大家想想,應該這樣做嗎?這件事情。
解析:問號應該放在最后,如果放在“這件事情”前面,就會將一個完整的句子分為倆個句子。
正例:大家想想,應該這樣做嗎,這件事情?
3.嘆號的濫用
錯例:又一消費熱點!!!
解析:三個嘆號疊用屬于濫用,改為一個嘆號就可以了。
正例:又一消費熱點!
4.不注意語言的層次性,混淆逗號和頓號的用法
錯例:教授感嘆道:雖然我們信仰的東西不一樣,但能為信仰而活著,而奮斗,而犧牲的人,總是令人尊敬和羨慕的。
解析:“能為信仰而活著,而奮斗,而犧牲”是中心詞“人”的定語,因為分句之間已經用了逗號,所以應將其改為頓號。
正例:教授感嘆道:雖然我們信仰的東西不一樣,但能為信仰而活著、而奮斗、而犧牲的人,總是令人尊敬和羨慕的。
5.頓號的誤用
錯例:幾年不見,小英已經長得像個十五、六歲的大姑娘了。
解析:“十五、六歲”中的頓號多余。
正例:幾年不見,小英已經長得像個十五六歲的大姑娘了。
6.句子內部避免套用冒號
錯例:數年前,偶然購得兩幅山水佳作:一幅為江文湛讀研究生于西安美院時其導師羅銘教授遺作:《漓江畔》。
解析:前一冒號后面的解釋語又用冒號,形成冒號的套用,使語言結構層次不明,應將后一冒號刪去。
正例:數年前,偶然購得兩幅山水佳作:一幅為江文湛讀研究生于西安美院時其導師羅銘教授遺作《漓江畔》。
7.雙引號與單引號的用法
錯例:“你教的是“子曰詩云”么?”我覺得奇異,便問。
解析:如果在雙引號的句子中還要引用,那么就得換成單引號‘’。
正例:“你教的是‘子曰詩云’么?”我覺得奇異,便問。
8.“某某說”后面標志不明。
錯例:“他不是英雄,”王強說:“而你卻是兇手。”
解析:“某某 說”引領直接引語時,某某說放在引用話之間,某某說后面用逗號;放在引用話之前,后面用冒號;放在引用話之后,后面用句號。
三個正例:
?放之間 “他不是英雄,”王強說,“而你卻是兇手。”
?放之前 王強說:“他不是英雄,而你卻是兇手。”
?放之后 “他不是英雄,而你卻是兇手。”王強說。
9.并列短語誤用頓號
錯例:美國的華盛頓、加州、洛杉磯、英國的紐約、法國的巴黎。
解析:如果并列短語中,還有并列詞語,小的關聯詞用頓號,大的關聯詞用逗號。
例句中 “華盛頓、加州、洛杉磯” 是 一個層次,它和 “英國的紐約” “法國的巴黎” 組成并列短語,又是一個層次。
正例:美國的華盛頓、加州、洛杉磯,英國的紐約,法國的巴黎。
10.倒裝句中,問號誤用
錯例:“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弟弟。”秋葉無奈道。
解析:倒裝句雖然有成分倒裝,但仍然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故這是整句表達意思,問號要放整句之后。
正例:“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弟弟?”秋葉無奈道。
11.標點與功能相同的文字不能重復使用
錯例:這一個世界上有許多國家……美國、英國、中國、日本……等等。
解析:省略號和“等等”都有列舉的省略之意,故不能同時使用。
正例:這一個世界上有許多國家……美國、英國、中國、日本……
總結和反思
寫作大師葉圣陶有言:“標點很要緊。一個人標點不大會用,說明他語言不夠清楚。”
標點符號是文字里面的有機的部分,不是外面加上去的。它對表達和閱讀有重要的輔助作用。缺少了標點符號,往往會直接影響人們對文章的理解。
聰明的你,快回頭檢查一下你的文章,把自己文章的眉毛修的更清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