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己正名
我
我的現狀
我的期待
在這里,看到不同的媽媽,有的淡定,有的焦慮,但是,她們又是相同的,都走在自我成長的路上。
在每一個當下,我們都面臨著自己的挑戰和人生功課,但是,我們從不孤單。這種感覺,真好!
2.對孩子的期待
我們期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呢?
在養育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陷入小的焦灼,而忘記了大的目標。
而實際上,大的目標,是讓我們跳出來的鑰匙。
我希望孩子能發揮自己的天賦,活出自己。那么,生活中所有出現的狀況和挑戰,都是完成這個愿景的助力。做作業是否磨蹭,考試成績如何……都是發現問題,并改進的機會,意義完全不同了。
不忘初心,不忘初心。
3.閱讀與思考,我們和孩子的同與不同
是的,我很少從這個角度去清晰滴認知孩子。
角度很重要,選對了角度,大家都是一點就透!
我們經常把事情顛倒,希望她們和我們有同樣的(甚至是超出我們的)速度,理解力,專注力,忍耐力……卻不給他們同樣的尊重,尊嚴和價值。
往事幕幕,要羞愧了……
是要拉著這根弦,孩子在長大了,但他真的也還很小!
印象最深的:我們不是讓孩子高興的,我們是和他們一起成長的。
情緒沒有好壞,每一種情緒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快樂至上的教育,其實隱藏著對其他,尤其是負相情緒的恐懼和排斥,是對情緒認知存在問題的一個表現。
4.情景表演
強制型
驕縱型
正面管教型
體驗真是最好的老師。切膚滴感受到,會給孩子帶來什么影響。
我是三種混合型,有時驕縱,有時強制,有時正面管教。有時候會后悔了,但沒有這樣旁觀的機會,就沒有對自己這么清晰的認識。
孩子會有很多無所適從吧。
強制和驕縱的時候沒都是一種變相的控制,希望能通過各種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
女兒最近有很多叛逆,說讓叛逆,并不準確,其實是對和爸爸行為的正常反應。
不強制,不驕縱,尊重而有高度和遠度的引導,是父母的責任。
內在的成長,才是王道!
5.體驗:父母和孩子的距離
三種距離感三種感受,
很輕松滴就呈現出來了,
為這個體驗環節點贊
父母離的過近,壓抑
父母離的太遠,恐慌,不安全感
父母位置適宜,彼此舒服,彼此支持
對自己育兒生活的反思
1.隨著孩子的成長,育兒方法必須隨之調整。
2.放手,不代表不管。父母的引導非常重要。當然,引導不是約束和控制。
3.有幾次,和女兒說,我不管了哈。她說的別,不要。意淫的,是讓女兒走上獨立之路,實際,真的給她帶來恐慌。
感恩,這個場域的每一個看見,和每一分鏈接!
補:圓圓老師談起老公時的狀態,很觸動我,
我什么時候這樣充滿感激和贊賞滴談過老公呢?
總是各種挑剔,各種不滿。
老公是多么愛家,負責的一個人,被我一點點往外推。家里的事務參與越來越少了。
這個發現真是讓我冒冷汗啊!
改變,改變,從每一個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