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
? ? ? ? 懂得孝道之人,在家侍奉父母以孝這樣的人品,一定能夠輔佐君王;懂得兄弟和睦相處之人,一定能夠尊重長輩;慈悲為懷之人一定能夠使大眾百姓得以安撫。
? ? 《康誥》說到:像照顧嬰兒一樣的照顧天下百姓這樣的行為,心內誠服于這樣虔誠之心來追求,雖然還沒有達到,但也不會太遠了。哪有還沒有出嫁的女孩就懂得如何養育孩子的人呢?
? ? ? ? ? 一個家庭以仁為先為本,一個國家也以此為仁;一個家庭懂得相互忍讓,一個國家也能彼此忍讓為先;一個人貪圖暴戾的作為,一個國家就必定亂象頓生,這就是核心要義所在。這就是說一句話能成事,一句話也能敗事的要義。
? ? ? ? 堯舜是父系社會中杰出的兩位開國明君,因為他們以仁義為本,天下百姓就做到仁義為上,社會其樂安祥;而桀紂之人,用暴力對待天下百姓,非要以此要挾百姓跟隨,結果自然民怨沸騰,最后失德失國,天下大亂。
? ? ? ? 所以君子必定先修自身,才以仁德去影響他人;小人呢?自己不修行,手指在外,一旦出現問題先找他人負責任,把自己推到一干二凈。所以說不對自己下功夫修正的人要讓他人做好這樣的事情其實世界上根本不存在。
? ? ? ? 所以說要治理國家之前先要把家搞定,只有這樣才能得以發揚。
? ? ? ? 此段文字透徹說道管理要點在于先修自己再助他人,先管理小團隊再治理大團隊,出現問題先從自己下手再惠及他人,沒有其他途徑可走,即便僥幸獲得成功,也是要還的。正所謂一切因必有一切果,不是一是二,終歸一是一。
? ? ? ? 家乃國之本,唯此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