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我有很強的行動力,現在看來想太多了,由于這幾天公司方面的事情,忙著618大促,忙到有點焦頭爛額,以致于文章都找借口不想寫。但看到《卓越行動力》仿佛就看到我之前所定下的目標在向我招手,想想還是掙扎起床,寫下兩句。
《卓越行動力》一書主要分享的是設定積極目標、建立信念機制和找準輔助力。
1、設定積極目標
一個積極目標應該是簡潔正面的,容易行動的,包含三個原則:個人的、當下的、積極的。
比如一開始列目標時,不時疲于做救火員的負面類角色,例如不再欠人錢、不再吃高熱量食物。其實道理就像“不要想粉紅色大象”一樣,越是不想,越是控制不住自己自己想那大象是粉紅色的。
所以上面目標可以改為面相積極,例如掙更多錢(例如具體數目,兩萬之類的)、吃更多健康的食物。
把目標放在當下,直觀明示自己當下更能做到的東西,而剔除掉可能引發的負面影響,大腦會不由自主考究下一步動作,比如如何掙這筆錢,從哪方面可以開源,下一頓吃什么健康食物來保持身材等。讓目標具備當下性,從而加速這個目標進程。
2、建立信念機制
信念我們一般都會覺得比較抽象,好與不好都是腦袋里的一些詞語,很難具體形象化擺在我們面前。所以建立信念的第一步就是把它具體形象化。
如何做呢?只需一支筆,一張紙即可。你可以在紙上畫出兩個同心圓,大的那個叫「擔憂圈」,它承載著你的各種問題、擔心和焦慮,把你能想到的障礙統統寫下來;那個小一點的叫「影響圈」,你要在里面填寫三種積極而具體的行動。
比如我的「擔憂圈」是精力不夠,工作時間與業余寫作有沖突等問題,影響圈是具體的行動,三個積極具體規劃有早起、早睡和自律規范自己刷手機時間,讓自己有好的精力可以進一步管理精力、寫作問題。
把問題和解決方法擺在桌面上來,你會覺得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而隨著持續行動力的增加,每當解決一樣「擔憂圈」里的東西就把它劃掉。這時就會發現問題阻礙越來越少,自己的信念機制也越發強大起來,并足以對抗以后面臨的挑戰和機會。
3、找準輔助力
一個人就算多牛,但力量始終有限的,而找準靠譜的、可以互相幫忙的合作伙伴會讓事情事半功倍。
但前期我們往往不知道誰才是我們可以合作的好伙伴,這就需要幾個問題來打開思路。如你想升職加薪應該從“如何有效完成手頭工作”、“需要修改哪方面的缺點”、“工作如何避免犯錯等”這幾個問題中尋求答案,而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會逐漸清楚應該找誰幫忙,他們可能是你的上級、出色的上級、之前公司的舊同事等。
而在尋求問題解決同時,其實也是結交新關系的開始,我們一邊求助外界助力,也需一邊好好維護新的關系。通過合理的時間安排,添加助力籌碼,才可能迎來成功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