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原創分享第95天
前言:改變自己費力最小,改變他人費力最大,并且不一定能如己所愿。
? ? ? ? ? 心理學上有這樣兩個研究成果:最小努力原則和外歸因原則。
? ? ? ? 人一般都習慣于做事努力最小而想收獲最大,然后在失敗時把原因歸結為外部。
? ? ? ?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齊普夫在《人類行為與最小努力原則——人類生態學引論》一書中提出最小努力原則的理論。該理論提出 ,人們的各種社會活動均受此原則支配 ,總想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效益。換言之 ,人類行為總是建立在最小努力基礎之上的。所謂最小努力原則 ,就是人們在解決任何一個問題時 ,總是力圖把所有可能付出的平均工作最小化。
? ? ? ? 在心理學上,心理學家把人們將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歸咎于自己的現象稱作內歸因,即遇事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在自身之外找原因,則屬于外歸因。
? ? ? 昨天的一次學習,見證了這兩個原則在生活中的真實再現。
? ? ? 二級心理咨詢課程第三章主要講的是幾個量表。內容比較復雜、難懂。這一章講的最好的要數鄭州的石曉文老師。深入淺出,條分縷析,歸納總結,講練結合。學員對她抱有深深的期待,希望考前得到她的輔導而助自己魚躍龍門。結果事與愿違,昨天石老師有事,換了天津師范大學的一個碩士生來講,可能經驗不足吧,效果與石老師所講差距較大。課間休息時,大家紛紛提出課程要回爐,要石老師給重講,如果實在不行的話,石老師在哪里講,安排大家再過去聽,自己開車過去也行……大有不聽石老師講自己考試就不能過關之意。
? ? ? ? 而我因為知道這一章知識最難,所以提前幾天自己就把內容讀了好幾遍。結果發現大部分還是能看懂的,只有極少的地方有疑惑。課堂上老師一講,還是能掌握的。這個老師雖然年輕,真的是十分賣力,每一個知識點都講到,還反復領大家做題!一天下來,感覺豁然開朗,收獲還是不??!
? ? ? 其實我發現,這些東西即便老師不講,憑自己學習也不是掌握不了!大家想聽石老師的課固然沒錯,但外部的改變不是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即使公司安排,也要過一段時間。這樣等待下去,浪費的也是自己的時間,況且考試已迫在眉睫!想自己努力最小得到最大的收獲是要付出更多的代價的,同時把自己的學習效果歸與外部原因,也是有一定風險的!
? ? ? ? 所以,這個世界上最可靠的一定是自己,然后才是自己以外的某個重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