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鏈接(首發于十五言社區)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粗略地敘述了最基礎的旗幟學常識(《枯藤?鐳射?昏鴉?》);其中提到過旗幟的「正面(obverse)」和「背面(reverse)」的概念:
一面旗幟的默認方向,對于觀察者而言,旗桿位于旗幟的左邊。這個時候觀察者所看到那一面稱為「正面」,旗幟學稱obverse,另一面當然就叫「背面」,旗幟學稱reverse。
這是對旗幟的默認狀態——也就是橫置旗幟(horizontal flag)——而言的。在一些時候,旗幟還需要像題圖中那樣展示,稱為豎置旗幟(vertical flag)。
英國國旗由于其中心對稱性,似乎不太容易看出其橫置和豎置的關系;或者說,橫置的英國國旗順時針旋轉90度或是逆時針旋轉90度,都能得到正確的豎置的英國國旗。
但對于有的國旗而言,存在著更復雜且唯一的豎置規定——對于另一些國旗,則根本沒有官方的豎置規定。前者以美國國旗為典型,后者以中國國旗為典型。
《美國法典(Code of Law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第四卷第一章第七節第九條規定:
When displayed either horizontally or vertically against a wall, the union should?be uppermost and to the flag’s own right, that is, to the observer’s left. When?displayed in a window, the flag should be displayed in the same way, with the?union or blue field to the left of the observer in the street.
簡單說來,美國國旗無論是橫置或是豎置,union——國旗的藍底五十星的那一部分——總是在左上角。所以豎置的美國國旗是橫置美國國旗的鏡像再逆時針旋轉90度:
很多canton式 [1] 的國旗都采用的這種豎置方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并沒有任何關于豎置國旗的內容。在一些正式國際場合,如果需要豎置中國國旗,實際上是采用的將橫置國旗順時針轉90度的方式。對豎置國旗沒有官方規定的國家,一般都采取這一做法來豎置國旗。
但由于中國國旗也屬于廣義上的canton,所以有時也會被以和美國國旗相同的方向豎置:
需要注意的是,上圖中豎置的朝鮮國旗(第三排右二)是錯誤的;朝鮮是有官方豎置國旗的。
那么以朝鮮國旗為開始,下面列出部分國旗的豎置方式:
朝鮮國旗星星的朝向在豎置時也不會變化。有的帶具象圖案的國旗也采用類似方式豎置。比如埃及國旗:
但這種豎置方式并不能無腦推廣;比如帶具象圖案的加拿大國旗和帶紋章的克羅地亞國旗:
此外,并非只有canton式的國旗才會采用和美國國旗一樣的豎置方向。比如捷克國旗和喀麥隆國旗:
與喀麥隆國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塞內加爾國旗,這兩面國旗在橫置時除了顏色以外樣式基本一樣,但卻采用了不同的豎置方式:
極少數國家的豎置國旗并沒有改變任何圖案的方向,而只是改變了旗面的長寬比。比如不丹國旗:
另外,雖然瑞士國旗理論上是正方形,但需要豎置國旗的場合,幾乎也是需要和其他各國國旗并列的場合。在各國國旗并列出現的情況下,為了美觀起見,所有的國旗都是一樣的長寬比(一般是統一為2:1或3:2;可以參看上文中兩張豎置中國國旗的圖片),所以在實際操作中,瑞士國旗的豎置版本和橫置版本是不同的。
上面列了這么多不同類型的豎置國旗了,其間有沒有普遍規律可循呢?——國旗豎置的準則畢竟是人為規定的,在不知道豎置方式的前提下,任何一面旗幟都可能是例外。我寫這篇文章也不是為了總結出一個萬用規律,而是為了讓大家有「豎置國旗」這么一個概念;為什么豎置美國國旗要這么轉,而豎置中國國旗又是這么轉的。
不過還是存在著兩個相對普遍的規律:
第一個規律:canton [1] 式的國旗,如美國國旗、新西蘭國旗等,還有pall [2] 式的國旗,如南非國旗、捷克國旗、菲律賓國旗 [2] 等,一般都采取鏡像逆時針旋轉90度的方式豎置。
第二個規律:fesses [3] 式的國旗,如哥倫比亞國旗、埃及國旗、克羅地亞國旗、波蘭國旗 [3] 等,一般都采取逆時針旋轉90度的方式豎置。
一面不知道官方豎置規定、并且也無法套用以上兩種規律的國旗,那么它很有可能——只能這么說——是采取順時針旋轉90度的方式豎置的。
注釋:
[1] canton 是旗幟學術語,指類似美國國旗或是新西蘭國旗這樣的,旗幟左上角有著和旗面(field)不同的顏色或設計的旗幟。
[2] pall 是旗幟學術語。狹義的 pall 指的是南非國旗這樣的,由一個橫著的 Y 形的條紋(stripe)分割旗面的旗幟。捷克國旗和菲律賓國旗嚴格說來應該叫做 party per pall。但由于這兩種樣式有較強的相似性,所以一般場合可以不做區分。
[3] fesses 是旗幟學術語。最嚴格的 fesses 指的是奧地利國旗這樣的,三條水平條紋占據整個旗面,且第一條和第三條顏色相同,而第二條顏色不同的旗幟。這種樣式的本意是,第一條和第三條條紋是旗面(field),第二條條紋才是真·條紋;但現在已沒有這樣的限制。嚴格說來,波蘭國旗這樣的兩條水平條紋占據整個旗面的旗幟應該叫做 fess——這和上面提到過的 pall、party per pall 類似,fess 和fesses 在一般場合也可以不做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