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李非刀
以下內(nèi)容均為李砍柴老師關于寫作方法的介紹,因為李老師采用的聊天的方式進行的,所以部分內(nèi)容做了些許修改和調(diào)整,但基本保持了原汁原味。合并歸納了一些觀點和方法,純干貨。如果覺得李老師寫的對自己有用,建議去關注一下:李砍柴,順便給本文和李砍柴老師點贊。
1.無模仿,不風格。
我好像沒有固定的寫作風格,現(xiàn)在什么都想寫,又感覺水平不夠,怎么辦?
我覺得這個問題是個好問題,其實是這樣的,寫作風格這個呢,是需要訓練很長時間才有的。就好比練書法一樣,剛開始都是臨帖,都是別人的痕跡
只有訓練到了一定程度,開始有一些發(fā)揮了,開始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了,開始有了自己擅長或者喜歡的表達方式了。
比如這一撇,我喜歡歐陽詢的,但是那一捺,我更欣賞王羲之的,你在寫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往上去靠,久而久之風格就有了。
所以你喜歡什么樣的風格,不妨多往這個風格去靠。比如我喜歡劉亮程,我的文章風格里就有一些他的神秘主義,我喜歡李娟的童心未泯,我的文字里偶爾也會學她調(diào)皮,慢慢地就雜糅在一起了。
模仿是好的寫作練習方式嗎?我感覺對我挺有效。
我喜歡汪曾祺,就會下意識地用他的白描手法,模仿是初級階段最好的訓練,但是訓練的強度也是必須要有的。
我剛剛還在班上講,去讀你喜歡的書,寫你自己喜歡的文字,并把它當成你的習慣,跟吃飯睡覺一樣正常。
就相當于打怪升級一樣,一個關一個關的過。
我聽麥家的一個助理說,人家都是天天四點多起來開始讀書寫作,然后寫到九點吃早飯喝早茶
比如我最早日更就是基本的500字,那個時候經(jīng)常還寫不出來,但三年后,五百字對于我來說就跟玩兒一樣,寫兩三千字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喜歡散文和小說,我覺得要想寫好散文,一定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好散文,所以要去真正的經(jīng)典的散文作品,比如汪曾祺
,比如季羨林晚年的散文也寫的特別好,可以說是大家了。
就是需要不斷地發(fā)現(xiàn)是是好的,并且發(fā)現(xiàn)他為什么好,這個跟寫毛筆字臨帖的道理又是一樣一樣的。
我覺得寫散文,最重要的是真誠吧,有一顆赤子之心,有一個對文字的敏感度,這個是前提。
之后就是不斷地練習,我現(xiàn)在越來越不相信天賦或者天才這個說法了,我發(fā)現(xiàn)我很多寫作營里的人,最終寫出來的都不是那種天賦型的,而是勤勞的。1%是天賦,其他的都是靠慢慢練出來的。
2.刻意練習比靈感重要
其實寫作的靈氣這個東西,我有時候信,有時候不信,我有時候好幾天去等靈感來眷顧我,但是等不到,所以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寫了,然后寫著寫著靈感就來了,這個時候文字照樣可以有靈氣
所以我一直說指望靠靈感雪中送炭寫作一定會餓死的,我們無時不刻不需要刻意練習,只有在刻意練習的基礎上,靈感才能給我們的文字錦上添花,這個時候你的文字照樣可以有靈氣
刻意練習比靈感更重要,寫作狀態(tài)的保持比靈氣重要。
我們現(xiàn)在很多人說日更,其實是有誤區(qū)的。日本有個概念,叫日精進(也是從中國化用的)。也就是說你不能只是機械地重復性的日更,而是一邊寫一邊思考,你今天寫出了兩句你滿意的,明天有三句,哪怕只有一句進步,那也做到了日精進,“每天進步一點點”。
除此之外,我一直覺得日更是必須跟日讀去結合的,沒有輸入只輸出,遲早會消耗殆盡
一方面輸出倒逼輸入,寫作沒感覺就去讀書,讀書又激發(fā)你的寫作欲。
如此循環(huán)往復,就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了這個活水,可能不只是讀書,還來自于生活本身的積累。
3.從自嗨到自由
我覺得沒有目的性純粹是為了自己享受的寫作,才是最高境界的寫作。
第一個階段見山是山,喜歡什么寫什么,寫到一定程度,見山不是山,可能要去接受一些專業(yè)的訓練,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來寫,去看看市面上別人在寫什么,去抱著體驗的心態(tài)寫一些自己可能不喜歡的,但是因為換了一個思維一個角度,也會對我們的寫作大有裨益,到了第三個階段,又是我手寫我心,自由揮灑,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跟練書法也是一個道理,中間這個過程,王羲之花了很長時間去練習,把池塘的水都寫黑了,才最終要達到自由圓融的境界,同樣是“見山是山”,在第一個階段,叫自嗨,到了第三個階段,就是自由了
武俠小說里,叫心中有劍,叫以無招勝有招。
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當你真正破除我執(zhí),內(nèi)心從容的時候,反而是最容易“得道”的時候,是“成全自我”(不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時候,我現(xiàn)在只是做到了不焦慮不迷茫,但是還是會經(jīng)常患得患失。
我覺得等到你寫到一定狀態(tài)的時候,寫到忘我的時候,一定是能達到那種心流的狀態(tài)的 。
我經(jīng)常開玩笑滴說,我感覺我現(xiàn)在敲打我的機械鍵盤,都像是在彈鋼琴,真的找到了那種內(nèi)心的節(jié)奏和你文字節(jié)奏的相契,感覺不能再爽了,比如我現(xiàn)在就是一種很隨性但是很專注很安靜的狀態(tài),我的文字就能呈現(xiàn)出一種節(jié)奏,哪怕只是在跟你們聊天,我的節(jié)奏都是在的。
【我的感受】
所有做到好的人,都是善于總結和觀察的人。李砍柴老師不僅自己進步,也愿意帶著大家一起進步,更愿意對我們遇到的問題無私地指出來,對得起“老師”二字:傳道,授業(yè),解惑。
因為我是一個初級寫作者,所以概括總結李老師說文章難免會出現(xiàn)掛一漏萬的事情,所以如果感覺文章中哪出有問題,定時我刪減或者調(diào)整出了問題。
自己昨晚是聽李老師的課到凌晨一點左右才睡覺,當然最辛苦的還是李老師,文章提到的很多點對我可以說“醍醐灌頂”,一點都不夸張。比如我整天說的日更,其實我都沒有理解太到位,他的一句“日精進”感覺比我的日更要高級的多。
自嗨都自由,聽完課我釋然了很多,自嗨也許就是一個成長過程,不要太刻意責難自己。只要刻意練習,必然會有成績。
寫作是一個需要一生不斷精進的事情,所以,不要擔心自己寫的不好,咱們一起日精進吧!
「全文完」
不間斷寫作第203天181222
小李非刀,一個走在創(chuàng)業(yè)路上的靠譜青年。喜歡碼字,讀書,也跑步。未來路很長,希望與你一起同行,一起遇到更好的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