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陵渡君
先不說書,說說孤島。提起孤島,就想起魯濱遜漂流記,主人公憑借著強大的意志和生存能力在一座荒無人煙的孤島上活了下來,而且一過28年。
獨自生活,這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像是一個人午睡醒來卻發現發覺外面天都黑了,手足無措地站在黑暗里,被孤獨包圍,連聲音都卡在喉嚨里,四周萬籟俱寂。一個人在荒島上,大概會孤獨難過到死。
事實證明,人的求生意志無比強大,即使感覺到孤獨致死,也會撐著活下去。
回到小說。“沒有誰是一座孤島”這是小說兜售的價值觀。一座島、一家書店和一個脾氣古怪的書店老板,因為一個被遺棄的孩子,獲得了愛和新生,這是小說講述的故事。
說起來挺俗套的,愛與救贖,早就是爛大街的主題,卻也是永恒的主題。
這本書大概直戳了我們心底的孤獨罷。“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這樣聲嘶力竭、大張旗鼓的呼喊,很像是底氣不足、虛張聲勢的自我安慰。
看完全文,我覺得每個人終究還是一座孤島。而人的一生就是掙扎著在孤島求生的過程。
小說的開始,主人公也就是小島書店的老板A·J·費克里中年喪妻,自暴自棄,不愿與人交往,守著自己的孤島書店,寧愿與書本交流。
故事后期,他好不容易重新找回愛情和家庭的溫暖,不久就因為得了絕癥不幸去世。人的一生來去匆匆,所有出現在生命里的人最終都會離去,甚至包括自己。
?這事實或許有些可怕,卻不得不認清。我們來時是一個人,去時也是一個人,而終我們一生都在尋找著陪伴,擺脫一個人成為孤島的境地。
就像小說主人公A·J,起初陪伴他的是書。中年喪妻的他無所依托,行尸走肉地活著,把自己關在小島書店里,整天與書為伴,整個人都散發著閑人免近的氣息。他對前來兜售書單的銷售員態度惡劣,對死去妻子姐姐漠不關心。
直到后來他丟了一本很名貴的書。
書就是這本小說的線索,所有人物都是被書串聯起來的。A·J丟了書,但他撿了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打開他心門的鑰匙,成為他孤島求生的一根稻草。
大概所有成年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孩子罷。就像電影《神偷奶爸》里的大壞蛋最后也被幾個孩子征服。因為孩子最接近我們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狀態,還沒有被孤獨吞噬,它們身上帶著生的氣息,讓人忍不住就想親近。
A·J被這個孩子帶出了內心的孤島,開始接觸周圍的人和事。緊接著便重新找到了愛情。拋開A·J生病去世的一段,小說到這里還是很溫暖的。
可惜小說結局不是王子公主愉快地生活在了一起。大概是為了升華愛的主題,小說最后,A·J去世,A·J的愛人因為生計帶著他們的孩子瑪雅離開了小島,把書店轉讓給了同樣熱愛書籍的A·J小姨子伊斯梅和警長蘭比亞斯夫婦,到此愛獲得了傳承,足以人人歡呼。
但是對于已經逝去的人來說,這一切都已經不重要了。就算A·J沒有去世,他領養的孩子瑪雅最后也會長大,然后離開他。
小說里其實已經有了預兆,瑪雅開始覺得書店閣樓上的房間太小,她開始向往自由。A·J的離世其實不過是把結局提前而已。對于瑪雅來說,從出生就被生母拋棄,養父A·J也只能陪伴她一陣,她終須面對自己的孤島,然后努力尋找新的陪伴生存下去。
以上都是看完小說以后我的自說自話。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這句話并不是小說原創,而是四個世紀以前,英國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寫下的詩句“No man is an island.”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詩歌很震撼人心,附上全文,供大家品讀。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可以自全
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
整體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沖掉一塊
歐洲就減小
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
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
因此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它就為你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