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你是否有覺得靠近喜歡的人的時候,在演講或面試時,渾身不自在,擔心自己的緊張太過明顯。
? ? ? 你是否在公眾場合滑倒了,又或者不小心把飲料灑在自己身上等一些羞事,你可能會很感到懊惱,心想大家都看到了你的囧樣,自己覺得太丟人了。
? ? ? 你是否覺得自己穿了新衣服、換了新發型,別人會關注到你的改變,甚至覺得會討論你。
? ? ? 像以上的情況,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注意程度的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社會焦點效應,又名聚光燈效應
? ? ? 焦點效應,是人們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
? ? ? 但研究發現,無論是我們的緊張還是窘境,其實并沒有人關注,即使注意到了,別人也根本沒有當回事。
? ? ? 有一個這樣的心理實驗,心理學家們在志愿者臉頰上涂抹上逼真的帶鮮血的疤痕。當志愿者們在心中記下自己可怕的“尊容”后,心理學家收走了鏡子。之后,心理學家告訴每一位志愿者,為了讓疤痕更逼真、更持久,他們需要在疤痕上再涂抹一些粉末。事實上,心理學家并沒有在疤痕上涂抹任何粉末,而是用濕棉紗把化妝出來的假疤痕和血跡徹底擦干凈了。然而,每一位志愿者卻依然相信,在自己的臉上有一大塊望而生厭的傷疤。
? ? ? 志愿者們被分別帶到了各大醫院的候診室,裝扮成急切等待醫生治療面部疤痕的患者。候診室里,人來人往,全都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志愿者們在這里可以充分觀察和感受人們的種種反應。實驗結束后,志愿者們各自向心理學家陳述了感受。
? ? ? ? 他們的感受出奇地一致。志愿者A說:“候診室 里那個胖女人最討厭,一進門就對我露出鄙夷的目光。她都沒看看她自己,那么胖,那么丑!”志愿者B說:“現在的人真是缺乏同情心。本來有一個中年男子和我坐在同一個沙發上的,沒一會,他就趕緊拍屁股走開了。我臉上不就是有一塊疤嗎?至于像躲避瘟神一樣躲著我嗎?這樣的人,可惡得很!”志愿者C說:“我見到的陌生人中,有兩個年輕女人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她們穿著非常講究,像個有知識、有修養的白領,可是我卻發現,她們倆一直在私下嘲笑我!如果換成兩個小伙子,我一定將他們痛揍一頓!”志愿者們滔滔不絕,義憤填膺地訴說了諸多令自己憤慨的感受。他們普遍認為,眾多的陌生人,對面目可憎的自己都非常厭惡、缺乏善意,而且眼睛總是很無禮地盯著自己的傷疤。
? ? ? 其實別人并沒有像我們想象中那樣在意我們,但是我們卻因為自我感覺太差,變得敏感,曲解了他人的行為方式,甚至把別人無心的舉動理解為敵意,長此以往,你對自己的過分關注會把自己變成一個很不快樂的人。
? ? ? 其實生活中很多的煩惱都是因為源自于我們自己,我看到的,我猜的。不能正確的認知,我們就會生活在我們自己認為的一個世界當中,各式各樣的外界事物給我們徒增煩惱、恐懼、擔憂,甚至是憤怒,這其實都是我們自己錯誤的認知。
? ? ? 想要活得自在,戰勝緊張,你需要記住,沒有人像你一樣關注你,因為其他人也像你一樣,他們都在忙著關注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