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為內向性格的一種典型,但是我可以百分之百確定自己屬內。閑暇時候,我會和朋友和同事討論在其他條件一樣的情況下,外向型的人成功概率大一些還是內向型性格的人成功概率大些。我的觀點是外向型人在這個社會占主導地位,有更多的機會得到自己想要的財富、愛人和地位,內向型的人才往往從事輔助性質的工作,從而錯失得勢機會。當然他們也會用實例來反駁我,比如比爾蓋茨、馬化騰等都是典型的內向人格,不過二人還是站在了人生的巔峰。孰是孰非,在這里不予置評,下面我就做為一個內向性格的人,簡單分享一下由于性格原因帶來的不堪的經歷以及當時的心理活動,也許可以引起部分人的共鳴。
? ? ? ? ? 小時候,我就是一個對母親依賴較強的孩子,粘著母親形影不離。當然,我的性格也遺傳了母親的種種。從小羞恥心較強,不穿開襠褲,不在女生面前換衣服。親戚們都說我像個小女孩,也經常被同齡的表哥表姐們稱為“小綿羊”,溫順而又安靜。記得曾經在姨媽家借宿了一段時間,他們有天出門以后,庭院里養的母雞不小心勒住了自己的脖子活生生吊死了,而我,一個偏好安靜的人,在屋里呆了一整天,沒有出門。不是我心狠,而是我聽見了叫聲,以為在打架而已,所以我沒出去察看。仔細想來,根本原因在于我不想把自己暴露在復雜的環境中,以免不知所措。
? ? ? ? ? 上學之前,父母總是擔心能不能把我放到學校,怕我去了會馬上哭著回來。結果出乎他們意料的是,我成了乖孩子的代表,溫順、聽話而又安靜。這不正是傳統教育所希望的好學生嗎?按照既定的規則走,當然成績不會太差。于是我成了“別人家的孩子”,聰明,學習好。我甚至有種自欺欺人的“我比別人聰明”的感覺。當然這種感覺到中學的時候便被無情的打破了,原來有些孩子學不好不是因為他們笨,而是因為他們太頑皮。
? ? ? ? 內向的人往往缺乏自信,容易緊張,對于我來說,每次考試的前夜準緊張到失眠,然后惴惴不安的睡上幾個小時。成績可想而知,總也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更要命的是,青春期的茫然加上心理上的脆弱和父母的不解,我終于在初三“如愿以償”的患上了抑郁癥,那時候叫神經衰弱。那段煉獄般的時光不堪回首,我時常感覺自己已經被整個世界所拋棄,獨自一人被遺棄在世界的一個角落任由失眠和夢魘得蹂躪和折磨。也就是那個時候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孤立無援,什么是與自己和解,什么是與這個世界和解。終于我在高中逐漸釋放了自己,與不完美的自己握手言和。但是我也對脆弱的自己心有余悸,不敢再苛求自己的努力和成績,我學會了告訴自己量力而行。我也明白了我的天花板不在智商方面,也不在身體方面,而是在性格方面,也可以用比較流行的詞,“格局”方面。
? ? ? ? ? 和小時候沒考第一名就撕獎狀不一樣,雖然最終沒有考入理想的大學,但是這次我沒有過分苛責自己,我選擇了安慰自己和原諒自己。懂得了用”來日方長”這樣的字眼為自己的失利開拓,學會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我安慰。是的,抑郁癥以后,我不敢再全力以赴了,我不敢再“強迫癥”了,我對自己的期許也降低了。
? ? ? ? 工作以后,我依然是我,內向的我,本性難改,喜靜不喜動,不愿麻煩別人和欠別人太多,朋友有限、交際有限,向往簡單踏實的生活。但是時常又被“不服”的念頭困擾,覺得不該草草了結此生。也許很多人和我一樣,想著想著就老了,死的時候發現那些愛咋呼的人也就那么回事,他們能干的,你能比他們干的更好,但是你選擇了回避,選擇了安穩。不過這花了一輩子追求內心的平靜和安寧,也許會讓你閉眼得那一刻真正感到rest in peace,也許這也算是一種片刻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