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已經(jīng)如期發(fā)布,首發(fā)當天凌晨,還有很多人去關注她,去朋友圈刷屏小程序。在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功能的發(fā)布是如此廣受關注,本應是一個開發(fā)圈的一個小功能,卻能在微信的社交上引起如此軒然大波,不僅是因為微信是現(xiàn)代每個人所必須的一個應用,更因為這個小功能也許會改變我們的使用習慣,從而引起如此關注。
但小程序出來之后,大多數(shù)人都為他唏噓不已,因為大家期望值太高,都以為微信小程序要做一個生態(tài),沒想到人家只是做了一個入口而已,況且,小程序的前身叫應用號,這個東西,不只是微信在做,以前好多家都做,比較典型的是uc瀏覽器的輕應用,也是一種無需安裝,即用即走的網(wǎng)頁版應用,最終因為流量原因而流產(chǎn)。
微信作為一個有龐大用戶基數(shù)的產(chǎn)品,流量不是問題,所以他要做的是克制,俗話說得好,樹大招風,微信曾經(jīng)推出過語音的功能,曾經(jīng)遭過幾大運營商的聯(lián)合抵制,這個我們是歷歷在目。所以微信推出小程序如此低調(diào),也是迫不得已。
為什么這么多的人,等小程序出來以后都在罵呢?因為跟預期有較大落差。我們想象中的小城是什么樣子?是跟appstore相仿,有一個小程序庫,正如走入了超級市場,去挑選我們自己想用的東西,注意是你想用的東西,而不是你用得著的東西。超級市場里肯定有商品的排列次序問題,二排列次序在流量的時代就是錢,而小程序的競價排名,也可以大量變現(xiàn)。
但是微信為什么不做,因為害怕觸及到蘋果的appstore的地位。微信小程序之所以不叫應用號,是因為并沒有通過蘋果的審核,但其實小蘇看來,小程序作為一種不超過2M的輕應用,完全對動輒幾十M大小的原生app構不成什么威脅。
被罵的第二個原因是不能大規(guī)模分享、炫耀。這也是因為上面的原因,甚至小程序被逼到了一個不能宣傳自己入口的地步,只有通過朋友分享,才能夠使入口產(chǎn)生。看似這在移動互聯(lián)時代是多么荒謬的一個行為,但是這恰恰是最好的選擇。小程序本來就不是任你挑選的,而是像微信支付一樣,當你需要付給別人錢的時候,你才有機會用。
說白了就是場景驅(qū)動,而不是用戶主動驅(qū)動。現(xiàn)階段不能體會到微信小程序的便利性。因為微信小程序是結合線下來傳播,設計思路就是場景驅(qū)動,你需要的時候,他才會給你提供服務。
那么微信小程序面世了,原生app的地位會不會動搖呢?答案不是唯一的,看對誰而言,如果你只是一個初級用戶,只需要原生app的某些基礎功能,那么卸載原生app完全沒有問題,即使沒有微信小程序,你用web端也可以做得到。但是請注意,如果你是深度用戶,你需要更高級的功能,作為輕量級的微信小程序是遠遠不能達到的,你想想2M能干什么大事呢?
我們能夠展望未來,微信小程序是向著一個便捷的線下體驗、場景驅(qū)動的模式來發(fā)展,而不是說一筐子把什么都裝進去,話又說回來了,如果說真的變得顛覆app,那微信的整體發(fā)展將會受到極大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