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主旨:讓大家在溫馨的故事時光中交流經驗,分享心得,讓更多的父母喜歡親子閱讀、學會親子閱讀,讓更多的孩子愛上閱讀。
活動內容:1、導入部分,玩游戲《木頭人》遵守游戲規則,學會控制肌肉練習。2、繪本故事《逃家小兔》。3、手工活動折紙小兔子。
分享對象:3~6歲小朋友10組家庭
整個流程計劃安排
一、故事會開始前的游戲引導
等待小朋友陸續到來的過程中,帶動大家先來玩游戲,名字就叫《1,2,3,木頭人》,后來又玩了《老狼老狼幾點鐘》我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結果熱得一身汗,小朋友有的參與,有的不愿意參與,不勉強,開心就好。
二、介紹莞芽故事會
實際操作時,我是玩了游戲等待大家陸續到來之后,就引導大家入座了,直接開始講故事。
三、開始繪本閱讀《逃家小兔》
引入部分提問:小朋友,你們見過小兔子嗎?小兔子長什么樣子?特征?兔子喜歡吃什么呢?
這本書講述了一只調皮的小兔子和兔媽媽之間玩語言躲貓貓的故事。故事中兔子媽媽和小兔子之間,充滿想象力的奇妙對話,讓孩子們從細節中充分體驗到媽媽的真摯、無私、偉大的愛。
展示封皮——在這么美麗的田野里,兔媽媽和小兔子在說話,猜猜它們在說些什么呢?周圍這么漂亮,你如果是這只小兔,你愿意永遠住在這美麗的田野里嗎?
展示扉頁——有一只小兔子,抬頭仰望天空,它在想什么呢?這只可愛的小兔就是故事的主人公,逃家小兔哦。大家猜猜看,它為什么想要逃走呢?如果你是這只小兔子,你會逃到哪里去呢?
是的,小兔子想要逃走,可能它覺得它生活的環境太無聊了,也可能它想要和媽媽聊聊天,考驗一下媽媽會有多愛它?也可能是它不想寫作業了,想逃走,去一個不用寫作業的地方呢?小兔子像不像你們自己?那如果你們逃走了,媽媽會不會去找你們呢?我們來看看小兔子和它媽媽是怎么處理的吧?
展示第一頁——從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離家出走。有一天,她對媽媽說:“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媽媽說,“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呀!”
圖片是黑白動態的畫面,一個在跑,一個在追,是不是在嬉戲的樣子?說明兔媽媽很愛它的兔寶寶,陪它一起玩。
展示第二頁——“如果你來追我,”小兔說,“我就要變成溪里的小鱒魚,游得遠遠的。”
看圖也是黑白色,小兔子變成了小魚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它以為這樣媽媽就找不到它了,它就自由了。好開心呀~
展示第三頁——“如果你變成溪里的小鱒魚,”媽媽說,“我就變成捕魚的人去抓你。”
看圖也是黑白色,兔媽媽走向一面墻,那兒掛著一只魚簍、一個網兜和一根魚竿,靠墻的地面上則放著一雙黑色的長筒膠靴,是的,兔媽媽做好了一切準備,要去做一個捕魚的人,兔媽媽配合兔寶寶的想象,讓自己走進孩子的心理。
展示第四頁——瞧,在一條清澈的小溪里,小兔變成了小鱒魚,開心地游著!而媽媽呢?變成了捕魚的人,穿著黑色的大雨鞋,站在冰冷的水里,拋出了那么長的魚線在釣小魚,咦?為什么媽媽用一根紅蘿卜作為誘餌呢?因為媽媽知道它喜歡吃胡蘿卜呀!這根紅紅的胡蘿卜中可藏著媽媽濃濃的愛呢,一般的捕魚人會把魚食掛在魚鉤上來釣魚,你們說這個胡蘿卜會用魚鉤鉤住嗎?
兔媽媽為什么要站在小溪的中央而不站在岸邊下鉤呢?是擔心一不小心小鱒魚偷偷溜走?站在水溪的中心可做到萬無一失啊!從畫面結構上你能看出有啥不同嗎?前兩張是黑白頁,這張是彩頁,說明什么呢?留在下面再做說明!
展示第五頁——“如果你變成捕魚的人,”小兔說,“我就要變成高山上的大石頭,讓你抓不到我。”故事里的小兔可帶勁了,看媽媽這樣玩,它也想跟媽媽再玩下去,這只小兔,它又要像孫悟空一樣變變變。小兔子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小兔子為什么變成是高山上的大石頭?高山上大石頭就抓不到了嗎?兔子媽媽歲數大了,小兔子是不是認為媽媽上高山體力不支呢?
展示第六頁——“如果你變成高山上的大石頭,”媽媽說,“我就變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我的兔寶寶真是長大了,知道尋找自己的生活了,可是他生活經驗還不足呀!現在他變成了石頭,躲在高山上,天黑了,他一定會餓的,一定會冷的,一定會害怕的,我得把他找回來!看媽媽這份裝束,肩背行囊,右手拿帽子,左手握緊登山杖出門了,一副滿滿的信心,像是在說:你走到哪我都要找到你,我要保護你,因為你是我心愛的小寶貝呀!
展示第七頁——又是彩色頁面了,多美的畫面呀,小兔子想象自己變成了高山上的大石頭,它的心情是怎樣的?應該是很開心的,自由的快樂。而兔媽媽在艱難的往上爬,尋找自己的小寶貝,它給了孩子自由,讓它想象,也給自己努力的方向,跟隨孩子的步伐前進,一起欣賞美景。山很高,很危險,但是兔媽媽勇敢的攀登,它要保護兔寶寶,擔心孩子受傷呀!
展示第八頁——“如果你變成爬山的人,”小兔說,“我就要變成小花,躲在花園里。”媽媽爬山太累了,兔寶寶也心疼媽媽呀,所以不爬山了,改變成小花了,繼續玩躲貓貓的游戲,看媽媽怎么找到它?小朋友,你們說,媽媽要變成什么才可以找到它呢?
展示第九頁——“如果你變成小花,”媽媽說,“我就變成園丁,我還是會找到你。”媽媽除了變成園丁還可以變成啥?體會到兔媽媽的意志了嗎?孩子沒有長大之前,媽媽是不放心孩子離家的,所以媽媽會時刻保護孩子,你們都明白嗎?
展示第十頁——圖片是彩色的了,看圖片,兔寶寶在哪里呢?你能幫兔媽媽找到它嗎?兔媽媽變成了園丁,她為什么不變成采花的人?園丁是什么意思?專門給小花施肥、澆水、除草,培育小花茁壯成長的人。兔媽媽穿著很厚的衣服,還要拿著很沉的工具,她很辛苦,可是她沒有放棄,因為它愛兔寶寶呀,她跨的籃子里裝的是什么?是胡蘿卜吧~它想讓兔寶寶成為一個強壯美麗的小花呢,并沒有阻止孩子的想象,而是繼續配合,展開想象~
展示第十一頁——“如果你變成園丁,找到我了”小兔說,“我就要變成小鳥,飛得遠遠的。”游戲玩的越來越嗨皮了,兔寶寶還想繼續玩,挑戰兔媽媽的底線,猜猜看,兔媽媽會變成什么呢?
展示第十二頁——“如果你變成小鳥,飛得遠遠的”媽媽說,“我就變成樹,好讓你飛回家。”為什么媽媽要變成大樹呢?因為即使是可以高高飛翔的鳥兒,也總有倦了需要停下歇息或是回巢的時候,那么這棵大樹便該是最好的休息場地了吧。媽媽是在無形中彰顯母愛,守候孩子的歸來,休息。
展示第十三頁——又是彩色,兔媽媽張開手臂等待兔鳥飛來懷抱。
展示第十四頁——“如果你變成樹,”小兔說,“我就要變成小帆船,飄得遠遠的。”小兔子還是沒有泄氣,他又想出了一個他認為可行的辦法,這次小兔子變成了小帆船,這樣他就可以自由地在大海上飄得遠遠的,大海是無邊無際的,小兔子認為,這樣的話,兔媽媽就不可能再輕而易舉地找到他了。
展示第十五頁——“如果你變成小帆船”媽媽說“我就變成風,把你吹到我要你去的地方”。
兔媽媽每次知道小兔子逃家的想法之后并沒有生氣,她很耐心地聽著小兔子那些并不實際的想法,然后也讓自己的想法開始跟隨著小兔子的腳步變化,小兔子在腦中暢想著那些好玩又自由的變身游戲,兔媽媽就變成辛苦的捕魚人,努力爬上高山的人,辛勤照顧花草的人,風吹雨淋日曬的大樹。雖然辛苦,但是這樣就可以陪在小兔子的身邊,看著他成長,看著他快樂,看著他自由自在,這樣兔媽媽就覺得很幸福。
展示第十六頁——彩色的畫面,兔媽媽變成了風,用力地吹著小兔子這條帆船!兔媽媽干嗎要這么用力吹?減輕帆船的力量,讓它更順利的靠岸休息嗎?她要把小兔吹到哪里呢?
展示第十七頁——“如果你變成風,把我吹走,”小兔說,“我就要變成馬戲團里的空中飛人,飛得高高的。”即使這么多的方法全部失敗了,小兔子依然不屈不撓,堅持著想著他的逃家方法,然后,他又有了新的主意:他變成了馬戲團里的空中飛人,他認為這樣就可以飛的高高的,兔媽媽就夠不到他了。
展示第十八頁——“如果你變成空中飛人,”媽媽說,“我就變成走鋼索的人,走到半空中好遇到你。”媽媽始終沒有放棄孩子,一直相隨。
展示第十九頁——當小兔變成空中飛人時,兔媽媽變成了走鋼索的人!你們看,這是多危險的事啊!她害怕嗎?兔媽媽沒有走過鋼索,可兔媽媽為什么還要去呢?兔媽媽站在鋼絲上,為什么要穿著裙子,還打著傘?媽媽穿著漂亮的裙子打著傘,不是愛漂亮,而只是象征,為了孩子,她總是那么認真、那么正式,是“盛裝”的,身心竭盡,你看看她那貫注的神情,母愛能走通一切路。母愛可到天涯海角。
展示第二十頁——“如果你變成走鋼索的人,走在半空中,”小兔說,“我就要變成小男孩跑回家。”小兔真的想離家出走嗎?它總是說“如果,如果”,它呀,只不過是想知道媽媽有多愛它。通過和媽媽一跑一追的對話游戲,它知道了媽媽真的很愛它,自己逃到哪也不如媽媽的懷抱溫暖,所以它就乖乖地留下來當媽媽的寶貝了!兔媽媽聽說小兔要離家出走,為什么要不顧一切地追它呢?因為兔媽媽認為小兔還太小,還沒有能力保護自己,怕孩子遇到危險,擔心孩子受到傷害。
展示第二十一頁——“如果你變成小男孩,跑回家,”媽媽說,“我正好就是你媽媽,我會張開手臂好好地抱住你。 ”小朋友,你們覺得媽媽張開著的手臂里有什么?引導孩子說出來,愛和包容,不管你在外面受了多少風吹雨打,委屈危險,媽媽的懷抱永遠屬于你。
展示第二十二頁——多么溫馨的畫面呀,兔媽媽和兔寶寶相互依偎著,這是最好的親子關系,繪本閱讀的時候也可以采取這個姿勢哦,孩子會覺得非常溫暖,舒服。這是濃濃的母愛包圍呢。你看著我,我看著你,聊聊天,親密無間。猜猜它們在聊什么呢?
展示第二十三頁——“天哪!”小兔說,“我不如就待在這里,當你的小寶貝吧。”經歷了這么多考驗之后,小兔子終于屈服了,他被媽媽的那濃濃的愛感動了,他要回家了,安心的做媽媽的乖寶貝兒。
展示第二十四頁——他就這么辦了。“來根紅蘿卜吧!”媽媽說。提到小兔子總想逃走是叛逆還是有什么委屈呢?小兔子并不是出于叛逆或受了什么委屈,故事的一開始就告訴我們,這不過是一場愛的捉迷藏,小兔子只是想知道媽媽有多么的愛他!為什么小兔子變來變去,每次兔媽媽都能找到小兔?小兔變來變去,是想離開家,離開媽媽,想長大。媽媽愛小兔,所以變來變去,一路追隨。不管孩子有多淘氣,媽媽時時刻刻,形影不離的追隨著孩子,沒有一句怨言,有的只是加倍的細心與呵護,媽媽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緣于一個字——“愛”!
展示第二十五頁——這就是這個故事的結局,在一片非常美麗的田野上,夜幕降臨的時候,小兔子和兔媽媽呆在他們溫馨的小窩里,幸福地吃著好吃的紅蘿卜。兔媽媽和小兔子在說著什么呢?媽媽的理解與關心,讓小兔倍感溫暖,小兔知道媽媽的愛如海水般滔滔不絕,像天空般無邊無際。此時,我們不禁發現,這場“追逐游戲”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不僅出現在我們的童年時期,還會出現在我們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甚至是老年時期。無論是何時,無論是何地,這樣的游戲總會伴隨我們一生。
在小兔子每次“變化”的時候,兔媽媽總是會在他的想象之后跟著“變化”,但是注意看每幅畫,兔媽媽每次“變化”的東西都比小兔子要辛苦,要勞累,但是兔媽媽為什么還愿意這樣做,是因為兔媽媽喜歡嗎?當然不是,那是因為兔媽媽對小兔子深沉的母愛促使兔媽媽可以克服所有的苦難,一直陪在小兔子的身邊。現實的生活之中,我們每個人都是故事中那只小兔子,而我們的媽媽就是故事中那只任勞任怨的兔媽媽,因為她愛我們,總是包容我們天馬行空的想法和一些小錯誤,但是我們不能把這些視作理所當然,我們比小兔子還要聰明,所以我們知道兔媽媽所作的那些是因為她深愛著小兔,就像我們的媽媽深愛著我們,所以,我們也應該愛我們的媽媽。
這本圖畫書是比較有特點的,黑白的鋼筆畫與色彩濃烈的彩圖有節奏地穿插。特別是彩圖,每一幅都用了兩個連貫的版面,畫面生動開闊,沒有文字,全書一共有八幅,每一幅都在向小讀者描繪著一個活潑生動、溫馨浪漫的“母子追逐”情境。因此,讓兒童熟悉這八幅圖,理解這八幅圖,他們才會對這個繪本產生深入肺腑的感悟。
四、故事延伸
計劃是要表演《小兔子乖乖》的,可是看小朋友不想玩這個游戲,所以我就引導了一下:大家獨自一個人在家的時候,要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呢?小朋友們回答的都很棒,不開門!
五、故事結束,手工延伸
帶領大家做小兔子折紙,然后拍照留念,結束今天的故事會,并邀請大家下次再來哦~也可以順便告訴家長們,繪本可以這樣玩,可以這樣細致的精讀,親子共讀,是最美的時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