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小學的班主任,我們喜歡乖巧懂事的孩子、成績好的孩子、字寫得好的孩子、聽課認真的孩子、能自覺管好自己的孩子……可巧的是,無論在哪個班,這些孩子大多是女孩。還真不是班主任偏心、性別歧視之類的,在中小學確實是女孩表現偏好,而男孩普遍更調皮。
往往班上字寫得最好的是女孩,作業完成得最認真的是女孩、最愛衛生的是女孩,行為習慣最好的是女孩,而被同學舉報最多的,往往是男孩。
這一切其實是有根據的,孩子的入學年齡是6歲,也就是說一個班的孩子,年紀都是差不多大的,都是同齡人。
何謂“年齡”?人其實有四個年齡:歷法年齡(即從你的出生年月日算起,到當下為止的歲數)、生理年齡(即人的身體、腦的發育情況)、心理年齡(即人的認知、智商所達到的水平)、社會年齡(即一個人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情商的高低)。
也就是說,歷法年齡一樣的孩子,其他三種年齡其實是不一樣的,而孩子的行為表現取決于這后三種年齡。眾所周知,女孩的發育是比男孩早的。也就是說,歷法年齡一樣的孩子,女孩的生理年齡、心理年齡、社會年齡普遍大于男孩。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男孩在中小學各方面的表現會更差一些。字寫的差,因為他們手的肌肉群的發育不如女孩;聽課容易走神,因為腦的發育并不完全,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他們身體的發育情況、情商等確實都是不如女孩的。說這么多,只想總結一句:他們真的不是故意的。
男孩們是有他們可愛的一面的。他們更直爽,心思大大咧咧,受得住打擊。他們力氣大,愿意幫助別人。他們愛運動,籃球場上、足球場上揮汗如雨,笑容燦爛,充滿青春的活力。更重要的,他們的生理年齡、心理年齡、社會年齡都會趕上來的。只要,你多給一點點時間,溫柔呵護他們那顆尚不夠成熟的心。
其實不僅限于男孩,女孩也有成長得較慢的,一個班級中,總有暫時落后于大家的孩子,請別不耐煩,別給他們貼上“這個孩子有點笨”的標簽。那些不耐煩、那些傷人的話,可能會成為扼殺他們成長的刀。請相信,有一天他們也能寫出漂亮的字,他們也能成為學習自覺的好孩子,他們也能成為大家喜歡的人。有一天,他們也能讓你為之自豪。可是,他們需要一點時間慢慢成長,他們需要你的細心呵護。
愿那些“不聽話”的孩子能被溫柔以待。用心呵護每一個孩子,他們會給你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