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昨天一個人去電影院看了《尋夢環(huán)游記》,從開始眼淚在眼眶里打轉(zhuǎn),到淚流不止,掩面哭起來。
不排除我最近荷爾蒙暴增,情緒敏感波動比較大的因素,說心里話,這是今年我看過的最好看的電影之一,真的特別溫暖。
一個叫米格的小男孩,為了追尋音樂夢想,不顧一切和家人鬧翻,卻誤打誤撞到了亡靈的世界,在那里,他見到了已逝的親人。
電影里有一種特別美好的想象,人離開了,不是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幸福地生活著,并且還在關(guān)注著我們,陪伴著我們。
在這里,人的死亡分三個階段
1.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傳統(tǒng)意義生物學(xué)上的死亡
2.葬禮上,抹去一切社會意義上的死亡
3.最后一個記得你的人離開人世,你在世界中被人們徹底遺忘
而這個電影很好地回答了關(guān)于死亡的問題:
人死后并不是什么都沒有了。
還有記憶。
因為有愛的人記著,所以他們并不孤獨。
但是如果死后,他們的照片不被供奉起來,不被親人記得,他們就會永遠(yuǎn)消失在這個世界,就會終極死亡。
落魄歌手埃克托就面臨終極死亡。
他年輕的時候為了音樂夢想,拋棄妻子和女兒COCO,開始我不太理解:為了夢想就要放棄全部嗎?包括拋棄家人。
不是的
看到后來才知道,當(dāng)他決定回家守候家人時,卻被搭檔在路上陷害而死。
因此埃克托一直不被家人理解。他的照片也不被家人供奉,當(dāng)他唯一的女兒COCO已經(jīng)老的失去記憶,活著的人不再記著時,他就要面臨終極死亡。
最后,小男孩米格從亡靈世界回到現(xiàn)實,他用吉他彈奏那首歌《請別忘記我》喚起了COCO對爸爸埃克托的記憶。
電影更打動我的就是:它不是再說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而是對親情的理解。
當(dāng)夢想和家人只能選擇其一的時候,你會怎么選?
小男孩米格一路以來最大的成長,是更理解家人了,這比他實現(xiàn)音樂夢想,成為一名偉大的音樂家更打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