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知乎上有個帖子很火,題目是《為什么會存在一些那么在乎幾塊錢的人》。
發帖的女孩兒說,父母送她去大城市上大學的時候,人生地不熟,她建議一起打車去訂的那家旅館,但是父母卻責怪她不懂事不節約,堅持不打車。女孩只能陪著父母走了很長時間,一家人鬧的十分不愉快。
女孩覺得委屈,她不明白,明明幾塊錢的事情,為什么非要大動干戈?
其實,在乎幾塊錢的,除了女孩的父母,很多老一輩做父母的都是如此。
每一位老人都曾經是父母眼里的孩子。
在他們成長成熟的階段,整個社會文化都是在提倡“勤勞致富、勤儉節約”,并且他們的切身經歷也著實印證了這八個字的重要性。
確實,我們父母輩里有很多人就是靠著一步一步的打拼,像喜鵲筑巢一般,從無到有地給我們搭起了一個家;并且勒緊褲腰帶,寧可虧了自己,也絕不虧了孩子。
貧窮了大半生,那些辛苦打拼的經歷已經刻在了他們的腦子里,所以老一輩父母對于金錢都不敢有一絲怠慢,那才是他們的安全感。
這兩年,談“富養”成為一種流行。
許多人都在強調,一個家庭要富養妻子,或者是要富養孩子。不可否認,妻子和孩子當然需要富養,但是還有兩個很重要的人我們卻忽略了——我們的父母。
父母才是最應該被我們富養的人。
暢銷書《父母離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中,提到一組數據,如果你的父母現在60歲,父母余下的壽命是20年,并且你沒有跟父母同住,那么,你每年見到父母的天數,大概是6天。
特別短對不對?但是如果不去量化,我們就不會意識到我們可以與父母相伴的時間竟是如此之少,并且會越來越少。我們只知道我們父母健在,我們尚有來處,也尚有歸途。
我們安心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安心的追尋自己的世界。但是,這少之又少的時間終會用光,父母只會越來越老,如果不抓緊時間富養,以后可能連孝敬的機會都沒有。
這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世間最大的痛,既然相聚時間已經這么少,為什么不把最好的東西給父母?
如何看待一個年輕人是否成功?我覺得應該看他父母的生活狀態。
之前圈子里有一個開商貿公司的男人叫老楊,老楊其實并不老,30歲,黃金年齡,找的個老婆也是膚白貌美,衣服包包都是時尚雜志的推薦款。
老楊人緣特別好,闊氣,去外地或是出國,回來都會給大家帶不少禮物,聚會也都是搶著買單,隔三差五的還組織大家一起搞搞戶外活動??傊蠗钜欢仁谴蠹已壑谐晒δ腥耍彩谴蠹伊w慕的對象。
我之前也覺得老楊挺完美的,直到有一次我見到他的父母,便再也對老楊欣賞不起來。
老兩口特意從鄉下過來看望媳婦,但老楊和他老婆都有事沒空去接,便拜托我去。從火車站出來,老兩口提著大包小包,老太太穿著一件花棉襖,衣領的磨損程度可以看出那至少是幾年前的衣服了,上車后兩個人坐在后排顯得特別局促,開到一半我從后視鏡看到老太太好像在摸索著什么,我問怎么了。老太太怯生生的說,能不能幫忙開點窗戶,有點兒暈。
老楊和他老婆都有車,老太太竟然不會開車窗。后來從聊天中得知,老兩口已經兩年多沒見著老楊了,自從老楊在外面買了房便極少回老家,平時電話也通的少。
期間老爺子總是咳嗽,說是老病根兒了,他自己準備了一個塑料袋兒,咳了就吐塑料袋兒里。想必是怕我嫌棄,不時的跟我抱歉,說人老了,也不衛生,姑娘你見諒啊。
其實我一點也不嫌棄,我只是特別心疼他們,有一個如此“成功”的兒子,卻依舊過著這樣無奈的生活。
我有個閨蜜,她的奮斗格言就是:努力賺錢!讓爸媽給自己買東西的時候也能像給我買東西時一樣大方!
閨蜜小時候家里條件不好,但是她爸媽從來沒讓她感受過個“窮”字,她爸總說的一句話就是“閨女需要的,咱都買”!所以她爸媽總是省吃儉用,自己能不花的就不花,就是為了不委屈她分毫。
閨蜜當然都知道,她爸那時候當搬運工,別人一次扛兩袋,他爸就抗三袋,多賺幾塊錢開心得不得了。她媽沒工作,就在家里做手工,從早做到晚,手上全是傷。他爸舍不得買鞋,別人家不要的鞋子就收回來做事穿,她媽媽的內衣都是菜市場外的攤子上買的,幾塊錢,晾在外面鋼絲圈兒都跑出來了。
但就是這樣的父母,讓閨蜜從小就跟別的孩子一樣,驕傲的成長。
閨蜜也爭氣,畢業后工作一年比一年做得好,賺的錢也越來越多,各種衣服包包護膚品往家里寄,一有空就回家陪她爸媽,每年國慶都帶她爸媽出去旅游,別人朋友圈里都是秀自拍、秀恩愛,唯獨她,秀父母。
閨蜜自己沒買房,但給她爸媽在省城買了一套,親戚們都羨慕她爸媽。在人群里她爸媽總是最亮眼的,經常有人問她媽媽,你這個大衣的款式好啊,哪里買的?她媽媽就特神氣的說,我閨女買的哩!
父母的生活狀態被人羨慕,這才是為人子女最大的成功。
無論我們開什么車,住多大的房子,一個月掙多少錢,都不足以論成功。真正的成功,是和父母的生活狀態相匹配的。
有人說,父母在乎幾塊錢,是貧窮思維的典型體現;但時光無法重來,即便是貧窮思維,也是已經形成的認知模式。
問題在于,作為子女的我們,能不能通過富養父母,讓他們有更多的見識與底氣,去發現更多的美好,而不去在乎那幾塊錢呢?
當覺得父母跟不上時代的時候,想一想,是不是我們把他們丟得太遠了;當覺得父母越來越摳門的時候,想一想,是不是我們連基本的生活都沒有給他們保障;當父母越來越啰嗦,想一想,是不是我們給他們的安全感太少了。
父母總是以我們為驕傲,當他們老了,也請讓他們成為我們的驕傲,而不是讓他們孤獨的垂垂老去。生活越來越好的時候,別忘了,富養我們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