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三天的“青年員工成長培訓計劃”第一次集中課程開始了,這對于已經兩三個星期沒有正常周末的我來說,真的不能算是一個很美好的旅程。我帶著些許抵觸的心理走進熟悉的總行十一樓會議室,無可奈何地準備開始這個階段的學習。可是萬萬沒有料到,課堂是如此活潑愉快。雖然身體是累的,而我的心里是滿足的。
我最喜歡第一天康老講的課。也許是同為農信人的親切感,康老講的每一句話我都去細細品味,慢慢捉摸。小到“鉛筆一折為二”、“復寫紙曬一曬再用”的農信人的習慣,大到處理好老股東索要股金、老員工討要福利的案例,我都能深深體會我們的前輩的艱辛不易。康老結合自身經歷,把禾城農商行經歷的60余年風雨總結成了14個歷史節點,生動地展開了禾城農商行的發展史,讓我們不僅知道,而且記得,并難以忘記。作為新一代的農信人,我們應該汲取精華,傳承,互助,不斷前行。
第二天程菲老師用她婉轉悠揚的嗓音,向我們娓娓道來優秀員工的十項修煉和感恩責任。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通過游戲、分享獲得我們理解的十項修煉的關健詞。我的理解是:熱情、思維、溝通、成長、感恩、團隊、自律、提升、創新和責任。正如我們課堂上分享的,我們有這樣的成績和生活,離不開禾城農商行這個大平臺。做一個足夠努力、足夠感恩的人,帶著前所未有的責任感重新投入到工作中,與農商行這個大家庭共同成長進步。
第三天身體上已是相當疲累的一天了,但是坐在易仁永澄老師的課堂上,我的學習熱情再次被點燃。我發現老師的目標管理與計劃制定就是我當前最需要的。易仁永澄老師從目標和目標管理是什么,目標管理的3階段6環節,目標管理的3大模型三個方面闡述了這門課的精髓,旨在引導我們怎么才能做對的事,把事做對,以及做少得多。我也正試著使用老師設計的六個表格,在制定我近期希望達成的目標,學以致用。
三天的學習很快就過去了,讓我恍惚回到了上學時代,有汗水也有快樂,有付出當然也會有收獲。期待我們第二次的課程。
一組余新支行? 郭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