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兩種:顯性知識與默會知識。顯性知識是指我們所知的、有意識說出口的、不受時空條件所限制的事實。默會知識是指過程(強調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知其然),要取得這類知識不需要別人幫助,而是跟個人的價值觀有關。智慧來自默會知識。
有智慧的人能在自己及他人的需要及非當下人事物的需要之間找到平衡點。能從別人的觀點來看待事情,也能了解世事不是非黑即白,中間有深淺不一的灰色地帶,所以他會選出一個長期而言對每個人最有利的計劃。另外有智慧的人能平衡地采用三種回應方式:自我調適(改變自己以適應環(huán)境)、塑造環(huán)境(改變環(huán)境)、選擇(選擇新環(huán)境)。
普魯斯特曾說:智慧不是別人給的,一定得靠自己去發(fā)現(xiàn),走過無人的荒野,無人可依靠,無人能卸除我們的責任,只有自己的智慧才是最后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唯一觀點。人生最重要的道理是無法直接用教就學得會的,智慧也不能直接從父母遺傳給自己的小孩,但父母可以給孩子豐富的生活體驗,讓孩子可以在不同生活領域得到默會知識。鼓勵孩子思考不同情境,了解別人的觀點,在面對人生挑戰(zhàn)時,找到生活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