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第二】(2.5)
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聽真偽,知同異,得其情詐也。動作言默,與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見其式。皆以先定為之法則。以反求覆,觀其所托,故用此者。已欲平靜以聽其辭,察其事,論萬物,別雄雌。雖非其事,見微知類。若探人而居其內,量其能射其意,符應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譯文:
反聽之法,或者用在此處,或者用在彼處,或者用來侍奉上司,或者用來駕馭下屬。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地聽到實情或不實之情,知道與已方是同是異,能夠看出對方是真誠或是偽詐。對方外在的身體行動或者內心的喜怒,都與反聽之法相合拍,也都由反聽之法來掌握它的規律。所有這些,都以已方要做好準備為法則。用“反”來求對方回應,然后觀察對方的真實意圖,所以用這種方法。已方要平心靜氣來聽對方的言辭,察明事理,議論萬物,分別好壞。即使不是這個事,也可以從同類事物的微小征兆來推理認識此事的類別,實質和發展趨勢。這就像鉆到人的心中來探測人一樣,知悉對方的能力,捕捉對方的意圖。這種方法就像螣蛇所指禍福不差,后羿發箭必定命中那樣百驗不失。
重要詞語(要理解)
1、聽此真偽....
2、動作言默...
3、先定
4、以求反覆....
5、已欲平靜以聽言辭...
6、見微知類
7、如螣蛇之所指...
學習心得:此篇還是告訴我們要多聽,從多方來打聽,借用反問或者反聽的方式來辯解真假。要仔細聆聽和客戶交流的過程中所說的每一句話,一個細小的事情或許就是在傳遞信息,察言觀色,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我們都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