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一直生活在大院里。常常在一塊兒玩耍的小伙伴在院子里跑來跑去,呼朋引伴。
那還是夜不閉戶的年代,除了夜里睡覺,誰家的門都是打開的。夏季夜晚,所有人都端著小凳子坐在戶外吃飯乘涼,誰家做了好吃的都會叫鄰居家的孩子去夾幾筷子菜。
直到上初中,家里搬進城中心的樓房。忽然之間,那個一直對你敞開的世界好像被關閉了,家家戶戶緊閉的大門如同一道拒絕靠近的標志,我們甚至不知道鄰居家同齡的孩子叫什么名字。
從離開高中校園起,我便漸漸脫離了人群。
整個大學時代,遠離熟悉的環境,去往陌生的城市,混跡陌生的人群,這一切都讓我感到安全。
隨著年齡的增長,曾經可以朝夕相對的小伙伴都已各奔天涯,見面的時間越來越少。充溢著生活的那些喜怒哀樂的情緒,也不再習慣與人訴說,一件一件收藏在自己心里,等到見面時,也沒了說的欲望。
就這樣,我漸漸變成朋友口中從不主動與大家聯系的怪胎。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遇見幾個特別要好的朋友。可是,他們竟也在歲月的浪潮中被沖到各個不同方向,有時候,我們靠得很近,有時候,又離得很遠。
大家過著不同的生活,也有了一些新的朋友。偶爾看見他們的動態,好像日子過得不錯,好像生活也有了奔頭。偶爾想要與他們聯系,又擔心他們正在忙著工作或者家庭的瑣碎,怕會打擾到他們的生活,想想干脆作罷。
生活之中,難免有難捱的時間、難過的事情,想要找人說說話、倒倒苦水,可是,又怕這樣的情緒會給朋友帶去負能量,或者徒增他們的煩惱,拿起的手機又放了回去,最后一笑了之。
年紀越來越大,對人際交往反而越來越避諱。能夠不出現的場合盡量避免出現,能夠不參與的大型聚會盡量不去湊熱鬧,盡管認識的人越來越多,可是交往卻越來越淺,好像跟每個人都熟悉的樣子,卻又并不曾到愿意分享自己喜怒哀樂的地步。
相反,那些經年累月留在心里的好朋友,即便一年半載也不會聯系一次,每次收到他們的消息卻依然會讓我感到快樂。
嘿,我在這里,從來不曾離去。或許平日里只是遠遠看著你生活中的點滴動態,但在你最需要我的時候,我總有一小塊時間是為你預留。
可能怪胎的身邊也不乏怪胎。我身邊有不少這樣不習慣主動與人聯系的好朋友,哪怕待在同一座城市里,見面的次數也極其有限。
還有一些遠在他城的好朋友,可能只是在某個偶然的時候看見一本好書,或者一部好電影,以及有了自己的小成績,或者生活之中難以面對的煩惱,想到我,忽然來了條消息,都會讓我感到溫暖。
我相信真正的好朋友之間也有心靈感應,在我每次遇到問題覺得捱不下去的時候,總會有個平日里很少聯系的好朋友突然冒出來,寄來一份小禮物,或者發來一條分享的信息。
去年,七微寶貝兒生日的時候我寫過一篇給她的公眾平臺文章,那是十幾年來寫給她的第一篇文字。因為,在我心里,她就是這樣即便聯系再少,也依然在心里有重要位置的人。
奇妙的是,仿佛我每一次心情不佳都會收到她的消息或是寄來的小禮物。這真是最好的治愈良藥。雖然我們生活的交集越來越少,她也有了很多很棒的新朋友,可是時間與空間并沒有讓我們感到陌生,反而越來越親近。
這樣的朋友還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他們也許與我在同一座城市里,也許在千里之外,可是我知道,他們是我可以隨時投奔的人,而我也是他們在人生路上走累了可以棲息的港灣。有這樣一群朋友的存在,真好!
你的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一個很少主動聯系你的好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