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 “第90屆奧斯卡提名影片”里出現了不少的另類媽媽,這次主要說說這三個。
聲明:Q&A部分純屬是為了結合劇情搞笑
1.
Q:有個像MIldred那樣的媽媽是什么體驗?
A:你可能會死掉..
《三個廣告牌》講述的是一個母親不惜與警局對立都要為被殺害的女兒查出真兇的故事。
影片里,Mildred是個強悍的母親。
不顯身材的藍色連體工裝、老舊笨重的厚底靴、干凈利落的馬尾、嚴肅冷酷的臉龐以及她與人交惡的言行。
恐怕任何人都不會把Mildred和母親形象相聯系。而事實是這個外表粗獷的母親正承受著巨大的傷痛,她的女兒Angela死了。
女兒是在家門前那條荒涼的公路上被人奸殺的??删嚯x女兒被害已經好幾個月了,警方卻連一點關于兇手的信息都沒有。
沒有與兇手相吻合的DNA檔案,沒有任何目擊者和嫌疑人,就這樣,女兒的案件在毫無頭緒的情況下不了了之了。
被絕望和痛苦纏繞的Mildred決定租用事發地的三塊被荒廢多年的巨型廣告牌,用其控訴警方辦案無能,并將矛頭直接對準了警察局局長Willoughby(伍迪·哈里森 飾)。
三塊廣告牌上的標語:
“RAPED WHILE DYING”(被強奸至死)
“AND STILL NO ARRESTS?”(卻無人被捕)
“HOW COME,CHIEF WILLOUGHBY?”(怎么回事,威洛比警長?)
Mildred對警長的聲討不僅驚動了警察局,也引起小鎮上不少人的不滿,他們同情Mildred的遭遇,但卻反對廣告牌的內容。
因為警長是公認的為民眾服務,負責任的好警察。更重要的是他得了癌癥,活不了多久了,不應該在死前受到這樣的折騰。
可面對警長的勸解,Mildred只是冷冷地回應道:“等你臥床不起了,我再掛就沒用了?!?/p>
為了找到殺害女兒的兇手,她掛起廣告牌,控訴無能的警方,怒懟腐朽的教會,教訓挑事的學生,鉆傷懷有惡意的牙醫,縱火燒掉警局甚至最后親自踏上追捕嫌疑人的旅途。
Mildred,這個具備強烈工人階級屬性的母親散發著最原始的母性。她瘋狂固執看似百毒不侵的外殼下不過是一顆脆弱近乎支離破碎的心。
她拋棄一切理性與溫和,在所有人面前永遠擺出冷漠強硬的姿態,表現出明顯的攻擊性,就像失去幼崽的雌性動物。
而在憤怒背后,除了是對警方辦事無能的憤怒,對自身無法為女兒查明真兇的憤怒,還有內疚。
開始,我們以為Mildred的憤怒是源于女兒被奸殺。后來,我們知道她曾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再后來我們才發現,某種程度上是MIldred造成了女兒的死。
如果那天Mildred沒有與女兒爭執,沒有拒絕女兒的要求把車借給她,沒有意氣用事地詛咒道別——“我也希望你在路上被強奸!”。
或許女兒就不會死了。
外表強悍的Mildred用她的憤怒、懊悔、自責、脆弱、敏感、疲憊向我們呈現了一個不太尋常卻總能讓我們找到共鳴的母親形象。
所以啊,有事沒事別和老媽吵架,尤其是比較強悍的媽。(為了討好老媽真是很拼了)
說完外表強悍實則脆弱的Mildred,就到了本人很是害怕的虎媽Lavona..
2.
Q:有個像Lavona那樣的媽媽是什么體驗?
A:你可能會成為花滑冠軍..
老實說,Lavona這個母親形象從各個方面講都應該是個反面例子。但由于這個母親形象太生動了,還是想提一下。
《我,花樣女王》是根據美國花樣滑冰運動員Tonya Harding及其前夫Jeff Gillooly的真實采訪改編,以“南茜事件”為轉折點,講述了Tonya人生的前四十年的故事。
出身貧寒的Tonya是美國首位完成高難度冰上三周半跳躍的選手,也曾兩度拿下美國花滑錦標賽女子單人花滑金牌。
但她的人生卻沒有因此得到很好的結果,無論是名聲還是職業生涯。這其中多多少少拜她那可怕的媽所賜。
Tonya的媽Lavona有過多任丈夫和孩子,帶著一副大框眼鏡,眼神犀利,總是叼著一根煙,板著臉看誰都不順眼。
霸氣側漏的她在Tonya不到4歲時便看到了女兒的滑冰天賦,送她學花滑。
但在Lavona身上你卻很難感受到她對女兒的愛。嘲諷、家暴對Tonya來說早已成了家常便飯,長期的虐待甚至讓Tonya產生了“我媽打我是愛我”的荒唐結論。
在Lavona眼里,花錢給女兒滑冰,給女兒做表演服裝就是作為母親的犧牲。和自己的付出相比起來,家暴女兒簡直不值一提。
她把暴力當教育,認為這種教育是必要的,甚至認為女兒在被教育、被激怒后可以超常發揮。她讓Tonya學花滑不過是看到了女兒的天賦,榨取她的才能以此牟利罷了。
她用惡劣的語言、粗暴的虐待滿足自己病態的控制欲。爭吵過后,她讓Tonya親一下自己不是愛,更像一種示威,似乎在說“你看你還不是得乖乖聽我話。”
她時而像是關心女兒,時而又不忘挖苦一番。面對女兒被男友Jeff家暴,她一邊說“我才不會和打我的男人在一起”,一邊又對女兒說“或許他應該打你”。
面對女兒和Jeff的這段關系,她一邊說“我是支持的”,一邊又說“你可以和白癡上床,但不能和白癡結婚”。
無論是出于母親的身份還是從旁觀者的角度,Lavona都是不稱職的,她的袖手旁觀與自相矛盾對Tonya的感情生活毫無幫助。
也許有人會說,在Lavona心底深處還是有那么一點愛的。她會關注Tonya的每場比賽;在賽前雇人辱罵Tonya以激發她的潛能;以及她在Tonya備受丑聞事件纏身時對她說的那些鼓勵的話。
但如何解釋她在身上藏著錄音器呢?為何她在Tonya被判刑后就再沒和女兒聯系了呢?
或許那些鼓勵的話語不過是為了套取女兒說出實情的謊言吧,最終目的或許只是拿錄音帶和媒體做交易。而與女兒斷了聯系或許是為錄音器的事自責也或許是覺得女兒沒有利用價值了吧。
Tonya悲催的前半生大概從遇上這個自私、冷漠、毒舌、霸道、暴力、矛盾的媽就被預言了。
和Lavona相比,有沒有覺得自己的媽媽是天使?即便拿世界冠軍的頭銜跟你換,你也不會要這個媽吧?
正面和反面例子都說了,是時候輪到這位充滿爭議的媽了。
3.
Q:有個像Halley那樣的媽是什么體驗?
A:你快樂的童年可能要被DCF(兒童家庭管理局)的人搶走..
《佛羅里達樂園》主要講述了六歲女孩Moonee和她的朋友們的日常故事。真實平淡的鏡頭下除了展現了女孩的生活也揭示了美國的社會問題。
關于片名,實際是指Moonee和媽媽Halley住的地方。1971年,位于佛羅里達州的奧蘭多迪士尼樂園建成。這座全世界面積最大的迪士尼樂園在初期規劃時也叫做佛羅里達項目(The Florida Project)。
Moonee和Halley這對相依為命的母女便住在迪士尼樂園園區外的貧民窟,那座紫色的廉價汽車旅館里。
或許你從開始就發現了,Moonee是個調皮的孩子。她和小伙伴把往新住戶的車窗上吐口水當競技游戲,面對車主的責罵Moonee沒有羞愧主動認錯而是用臟話囂張反擊。
但當你見過Moonee那不靠譜的年輕媽媽就知道為何了。孩子的“技能”其實是從她身上學來的。
在傳統意義上,Halley絕對是個離譜的媽,完全稱不上好媽媽。她抽煙喝酒,紋身染發,滿嘴臟話,還不知廉恥。
因為拒絕了為顧客提供性服務,Halley的舞女工作丟了。交不起房租的她帶著女兒去園區倒賣廉價香水,直接開口向游客乞討,甚至是低價出售偷來的園區門票。
日常吃的食物不是朋友Ashley在餐廳收集的殘羹剩飯,就是福利組織派發的面包。可以說,兩母女生活十分艱難。
但你卻很難從Moonee的臉上看到一絲因為窮困潦倒的生活而帶來的苦惱。她總能找到玩耍的樂趣,偷看泳池赤裸的阿姨,把荒廢房屋里的枕頭點燃,和小伙伴分享騙來的雪糕。
Moonee曾說的:“你知道為什么我最喜歡那棵樹嗎?因為它即使倒了卻從未停止生長?!彼拖衲强玫沽说臉?,雖然長歪了,但依然野蠻生長。
一方面Moonee不得不接受貧民窟環境帶來的不良影響;另一方面她卻抱有孩童該有的童真,樂觀天真的頑強成長。
而這其中主要歸功于Halley。這個在一般人看來不稱職的媽媽正用她不同常人的方式保護女兒那份寶貴的童趣。
與其說Halley是個母親不如說她是Moonee的朋友,你從未見她從未擺起家長的架子批評過Moonee,更沒有像Lavona家暴孩子。
面對車主的投訴,Halley沒有讓孩子草草道歉認錯,而是帶著Moonee去把別人的車擦干凈;
擦車的過程不必嚴肅認真,她讓孩子們在歡樂中承擔錯誤,甚至鼓勵她們交朋友;
剛賺了幾百塊馬上就想到帶著女兒去超市買買買,坐在購物車里的Moonee笑得比誰都開心;
兜售香水險些被逮,Halley不顧香水就拉著女兒跑,即使Moonee走累了,Halley也默默彎下腰來背她回家;
Moonee的朋友Jancey過生日,她會帶著兩個孩子搭便車去迪士尼旁的空地上看煙火給她慶祝生日;
走投無路到了賣淫的地步,她也會讓Moonee去洗澡,開著音樂掩蓋聲音。小心翼翼地將純白色的兒童世界與骯臟的成人性交易用一墻相隔;
她沒有擔心淋雨會不會生病感冒,而是選擇和Moonee在大雨中肆意地瘋玩;
即便窮得山窮水盡也要在女兒被DCF(兒童家庭管理局)的人帶走前,帶她大吃一頓。
雖然Halley已經墮落了,但仍在用雙手托舉著Moonee,這個看似失職的母親其實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保護女兒的童年,陪伴女兒的成長。
影片最后,Moonee因不愿跟隨DCF的人前往寄宿家庭而逃跑,得知女兒跑了的Halley指責DCF的人不配管理自己的女兒,那歇斯底里的“F***”尤為令人深刻。
相比起Lavona,Halley這個本身也是個孩子的媽媽其實已經盡力了。
雖然我的媽媽沒有這么與眾不同,但也幸好我不需要像Moonee那樣野蠻生長,感恩。
看了這些不太靠譜的另類媽媽,有沒有覺得自己其實挺幸福的?雖然鏡頭里這些另類的媽大多經過藝術加工,國內外的社會環境、家庭觀念也不盡相同。
但現實也不排除會有像Lavona那樣甚至更糟糕的媽。因此有時候覺得自己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已經是很幸運了。
鏡頭里那些另類的媽是否會讓你似曾相識又暗自慶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