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前 序
? ? ? ?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李永強主任分享的一篇刊登在《人民日報》上一位母親寫給自己孩子的文章,感覺非常有意義,便拿來分享一下:1.寫出了家長們的心聲2.寫出了對現在教育出現的問題的看法3.寫出了希望孩子做個心懷敬畏、不丟信仰的學生4.寫出了對老師的期望——手持戒尺、眼中有光。我想起了我校家委會張國禮主任在一次“直面問題、破解障礙”的班主任論壇上說過:希望我們的班主任做一個“手拿戒尺、兩眼冒光、擔負責任”的班主任,不遷就孩子……這更是家長的心聲和心愿。
? ? ? ? ? ? ? ? ? ? ? 原 文
? ? ? ? ? ? ? ? ? ? 《人民日報》
? ? ? ? 孩子,媽媽希望你能遇見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
? ? ? ? 01
? ? ? ? 已經開學一個月。一位媽媽為她孩子寫下了這樣一些文字——孩子,陪你去報名,看著你背著大大的書包,滿臉欣喜地跑進嶄新的校園,想到此后十多年間,你的大部分時光都將在校園中度過,作為家長,媽媽感到欣慰與期待,亦夾雜忐忑與不安。
? ? ? ? 孩子,媽媽希望你能遇見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當一個心懷敬畏、不丟信仰的學生。因為家境貧窮,媽媽7歲半才踏進校門,一度成績一塌糊涂。幸運的是,媽媽遇到了很多真誠溫暖、心懷天下的老師。
? ? ? ? 媽媽小學時的語文老師,少白頭,紅臉膛,細長的眼睛流淌著柔和親切的光。是他,第一次在媽媽的作文本上用紅筆大字寫下“真情實感,打動人心”的批語;也是他,第一次把媽媽的作文當范文在班級閱讀,告訴媽媽:這句好,好在何處,那句要改,當如何改。這位老師眼神中鼓勵的光亮,就像濃稠黑夜之中的星光,照亮媽媽貧苦童年的求學之路,也堅定了媽媽以寫字為生的人生夢想。
? ? ? ? 孩子,當你再讀一些書,再閱一些人,再經一些事,你就會明白,一位眼中有光、靈魂有愛的老師會對你產生怎樣的影響:他們的公平與善良、真摯與光芒,會在你清澄的眼睛里映照出這個世界最初的模樣,也會在你幼小的心靈里播種下未來人生的第一個夢想。
? ? ? ? 媽媽企盼,你能遇到這樣的老師.
? ? ? 02
? ? ? 但是,孩子,你要知道,盲目的鼓勵和寬容,只能培育出溫室的花朵。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
? ? ? ? 現在,許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彌漫著“在家中,父母舍不得管;在學校,老師不敢管”的氣息。這是對鼓勵教育的誤解。作為母親,媽媽不贊同棍棒教育和體罰教育,但媽媽支持有理有度的懲戒教育。
? ? ? ? 如果你在學校荒廢學業、侮辱老師、欺凌同學,老師以他的方式批評你、懲戒你,你不要指望媽媽會站在你那邊,狀告老師,抹黑學校。媽媽做不到。因為,關注你成長的老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有權利管教你。這本是教育的一部分,媽媽應對此支持。
? ? ? ? 媽媽讀中學時,有一位書法老師,大高個,國字臉,濃眉大眼中有一種不怒自威的光。每周輪到他的書法課,同學們都不敢偷懶。因為,這位老師上課時,發現哪個學生字寫得馬虎潦草,不僅會責令重新書寫,有時還會在同學手心輕輕打上五板子。
? ? ? ?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寫不好漢字,你們還能干什么?”老師當年的話語,至今響在媽媽耳邊。在他的嚴厲要求下,媽媽練就一筆好字,工作后還常被人稱贊。
? ? ? ? 前些日子,媽媽回老家,恰巧遇見了這位滿頭華發的退休教師。他正和我們班當年挨他板子最多的一位男生一起吃飯。“老師,要不是當年您管得嚴,我估計早毀了。”已是北京一家文化公司老總的那位同學說。老師回答:“打你們板子,我不后悔。只有負責的老師才管學生!”
? ? ? ? 孩子,只有負責的老師才管學生。所以,對你要求嚴厲的老師,你不要心生敵意,反而要心懷感激。因為,只有負責的老師才會苦口婆心地管教你。他期待你成才變好,才如此出力不討好。
? ? ? ? 媽媽希望,你能盡早懂得這一點。
? ? ? ? 03
? ? ? ? 孩子,你們現在衣食無憂,不像媽媽這代人,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長大。這是你的幸運,也是你的“不幸”。
? ? ? ? 你們不用像媽媽小時候那樣,為掙脫困苦的生活,把學習當作走出寒門的唯一跳板。但孩子,在這個發展迅猛、人才濟濟的年代,你要想出人頭地,相比媽媽那個時代,需要更加努力。雖然,你今日讀書,不再為謀生所迫,但它肩負著更多使命:有權利選擇你喜歡的那份工作,有資本不丟你看重的那份尊嚴,有能力過上你快樂的那種人生。
? ? ? ? 孩子,到你們這代人,學習終于從“顏如玉黃金屋”的功利角色,開始回歸到“自我選擇自我實現”的本來面目。你雖然不再為他人而學,但你必須要為自己而戰。你的學歷和資質、智識和膽量、修為和德行,是你學生時代必修的課程,也是你立足社會謀生的名片。
? ? ? ? 媽媽期待,你能擁有這一點。
? ? ? ? 04
? ? ? ? 劍已佩妥,學校也是江湖。酒尚余溫,人生沒有退路。
? ? ? ? 孩子,原諒在這個開學的春天,媽媽絮絮叨叨地說這么多。媽媽最大的心愿,并非你能得到老師的偏愛和上蒼的眷顧,而是你心懷夢想不丟信仰,在讀書中學會做人,做人時懂得規則,在規則中懂得敬畏,在敬畏中不負生命。
? ? ? ? 你必須明白:校園并非一方沒有競爭的樂土,唯有敢于亮劍的人才有資格當自己的英雄。奮斗也并非一蹴而就的易事,唯有終生學習不斷超越的人才有資格說不負人生。
? ? ? ? 孩子,為了你自己的夢想和生活,勇敢出征吧!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愿你學習一世,回首有愛相伴。
? ? ? ? 這是媽媽的心愿,也是全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
? ? ? ? ? ? ? ? ? ? ? 感 悟
? ? ? ? 我利用晚上一點時間,與學生們一起分享了這篇有意義的美文。有感情的讀完后,學生們也紛紛發表自己的感想、感悟.學生們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都是真情實感的流露。
? ? ? ? 第一篇是來自林佳雯同學的“悟”
? ? ? ? ? ? ? 愿我雙眸清明,心如月光
? ? ? 我希望我能遇見一位那樣的老師——手持戒尺,眼中有光。從我個人角度來看,我是偏向柔和教育,但有時我也不反對“棍棒”教育(稍有點過了),我們中國學生的素質——說真的——還不夠好——不夠禮貌,不夠文雅,有些時候不用戒尺還真管不了。另外我是非常支持思想教育的,雖然良心譴責對某些人并沒有用。
? ? ? ? 從哲學起步,我想我們應該思考過自己是誰、萬物從何而來、手持羽毛筆寫下如今秩序的是誰、又為什么要寫、我們為何要信服遵守。答案在小的時候是沒有的,不知道……
? ? ? ? 當時懵懂,問父母,問老師。這時老師的作用就大了,一個好老師此時便塑造出一個哲學但不枯燥的世界,可以說這對一個孩子來說就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若是一位欠佳的老師呢,可能這孩子從此對哲學不起精神作用了。
? ? ? ? 我想要一個兩眼有光,善于引導學生的老師。
? ? ? ? 一味的迎合夸贊會讓人失了自我,變得飄飄然,但適時的贊美卻并不拖累學習,而是促進自己的發展。這點我深有體會,希望聽點好話然而兩耳空空。
? ? ? ? 有人說,當今有法了,老師不能再打學生啦。言外之意即為老師沒有打學生的資本了。我覺得老師愿意抬手還算是認為你非朽木,尚可雕也。畢竟打人自己手疼,還招仇,老師何必去費力不討好呢?
? ? ? ? 結論是我們都需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
? ? ? 我雙眸清明,心如月光,還在等待那位導師!
? ? ? ? ? 第二篇是來自常津源同學的“感”
? ? ? ? 聽到老師讀完后,剩下的都是有感而發吧。
? ? ? ? 首先說明一個問題,兩眼有光,到底是什么光?還有待思考。然后聽到“媽媽”(作者)說,在她那個時候,學習是走出寒門的唯一跳板和出路。
? ? ? ? 后來我也思考過,從而想起了一個故事。
? ? ? ? 在農村里有一家人,聽說養魚很賺錢,便開始養魚。在僅僅一年里,他們就還完了所有的虧空和債務。但在第二年收獲的前一天,被人在池塘里下了毒,然后,爺爺被氣死。我想他們之后的生活也是舉步維艱吧。這就表明:想要爬出“底層世界”很難。一個漁人形象的說:如果在筐子里只捉到了一只螃蟹,則要蓋上蓋子,如果是多只,則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如果有螃蟹想爬上去,那么別的螃蟹會把你拉下來。
? ? ? ? 所以要走出來,那便努力學習吧!
? ? ? ? ? 第三篇是來自李龍同學的“想”
? ? ? ? 文章中說教育可以使人認識規則……我想這便是教育的作用吧。即使目前的課本中看來并不是直說如此,但潛移默化的作用應當是有的。
? ? ? ? 不過文中說的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畢竟不多,遇不上也自是常事。但身為學生的我們是無法改變這些外在條件的,所以,還是努力改變自己為妙。
? ? ? ? ? ? ? ? ? ? ? ? 小 結
? ? ? ? "手持戒尺,眼中有光",是老師嚴慈相濟的最佳體現,有激勵贊許愛的眼光,有違反校規校紀的綠色懲戒,這才是完整的教育吧!
? ? ? ? "心懷敬畏,不丟信仰",是學生做人做事的勇氣和力量,敢于擔當,勇于挑戰,終身學習,讓自己不負時光、不負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