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起我的童年
——《朝花夕拾》讀后感
陸宇豪
冰心老人曾說過,“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幾天,我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初讀這本書,開始感覺平淡無奇且有些看不懂,但到后來再讀第二遍就覺得讓人回味無窮。這本書不但記事,更多的是教會我做人的道理。書的原名《舊事重提》,后改名為《朝花夕拾》。這是一本魯迅回憶童年美好而寫。就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此書。
書中有10篇文章,這10篇文章的語言都是那么樸實(shí)而又細(xì)膩。沒有華麗的詞語,刻畫的人物形象又是那樣生動。其中《瑣記》《狗貓鼠》《五猖會》《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都能體現(xiàn)魯迅對童年美好的懷念。
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要數(shù)《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了。這百草園是魯迅幼時玩耍的地方,文章中用了很多擬人和比喻,把景物動物寫得惟妙惟肖。主要講魯迅在這兒的趣事,捉蜈蚣,把何首烏根,以及長媽媽給他講美女蛇的故事。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趣事。
記得那還是七八歲時,我住在奶奶家,后面有條小溪,前面便是那金燦燦的田野。我拿著小鏟子,和奶奶種菜,可我對種菜沒什么興趣,就跑到一旁的小溪戲水。水里的魚兒穿行在水中,我用石子砸它們,它們就游得更歡了。我叫來我的伙伴,組成了一支“捉魚大隊”。拿來樹枝和石子,有時跌了,碰了,爬起來繼續(xù)玩。當(dāng)奶奶發(fā)現(xiàn)我不在菜地了就會焦急地喊:“小孫子,你又到哪里去了?”我們幾個小伙伴就會躲起來偷偷的笑。
童年都是那么令人難忘的。
魯迅在《瑣記》中寫到衍太太慫恿孩子們吃冰,給孩子們看不健康的畫,讓魯迅賣母親的首飾。但她的孩子弄臟了衣服,就要打要罵。魯迅表面上是寫她的好,但在魯迅心中卻是非常鄙視她的。因?yàn)檠芴浅O矚g使壞而自私。
再說那藤野先生,他和衍太太完全是反例。他沒有所謂的民族歧視,他認(rèn)真嚴(yán)謹(jǐn),穿著方面也是不拘小節(jié)。他教魯迅解剖學(xué)和講義。魯迅很多言辭中也表現(xiàn)出對藤野先生的敬仰。他孜孜不倦地教好中國留學(xué)生,藤野先生也同樣值得我們敬佩。
接下來就得說長媽媽了。她是魯迅的保姆,魯迅叫她“阿長”,她喜歡告狀,有很多習(xí)俗,比如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等等。還踩死了“隱鼠”我們可以看出魯迅對“阿長”的恨意。所以在魯迅的字里行間里能看出“阿長”是個守舊而又粗俗的人。盡管如此,她也有好的一面。她知道魯迅愛看《山海經(jīng)》,她就幫魯迅買來《山海經(jīng)》,魯迅認(rèn)為她有“偉大的神力”。在她死時,魯迅也希望地母能讓“阿長”安息。
還有幾個人物,就說范愛農(nóng)吧。他曾是社會底層,被別人鄙視,看不起,魯迅對他的印象不是很好。因?yàn)樗睦蠋熜戾a麟被殺害,他居然滿不在乎。但后來,范愛農(nóng)就義,魯迅就慢慢敬仰他了。
魯迅生活在這樣一個十分迂腐的社會,他從文字中表達(dá)出他的憤怒。表面上從他的文字看不出來,但細(xì)細(xì)品味,就能發(fā)現(xiàn)他把憤怒與恨意藏的很深很深。
這本書讓我獲取了知識,獲得了人生的道理,它讓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