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福建省積極推進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的征程中,人才建設成為了關鍵的著力點。從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相關發布會以及后續的發展舉措來看,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優化涉企人才政策對于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意義深遠,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我們能更深刻地體會到其重要性與緊迫性。
一、人才現狀與挑戰
? ? ? ? ?當前,福建省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投入持續增長,2023 年規上工業民營企業 R&D 人員數量顯著提升,彰顯了企業對創新的重視。然而,不可忽視的是,民營企業創新發展仍面臨諸多困境。創新科技型人才的短缺,限制了企業創新能力的進一步提升;資金支撐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才吸引和科研投入;產學研活動不夠精準有效,導致科研成果轉化效率不高。這些問題反映出,盡管有一定的發展基礎,但要實現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從人才戰略層面進行深度優化。
二、人才強省戰略的實施路徑
? ? ? ? 一是強化創新平臺建設。政府應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各類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如省重點實驗室、創新實驗室和新型研發機構等。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許多有潛力的民營企業渴望有這樣的平臺來匯聚人才、開展科研。通過政策支持,鼓勵企業牽頭或參與,能為高端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形成人才聚集的“聚寶盆” 效應。二是加大科技平臺招引力度。推動民營企業與名校、央企合作。這種合作模式能夠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對于民營企業來說,能夠借助高校和央企的科研實力、人才儲備提升自身創新能力。三是創新項目管理機制。健全科技計劃項目形成機制,提高企業主導產學研協同攻關項目的比重,讓企業在項目中發揮主導作用,確保科研項目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在實際操作中,政府可以組織企業與科研機構開展對接活動,引導企業提出項目需求,共同制定項目方案。確保企業牽頭或參與承擔的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數達到一定比例,有助于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推動產業技術升級。政府在項目立項、評審過程中,應向企業傾斜,為企業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四是優化人才育引政策。加強人才的引進和培育工作,拓寬人才引進渠道,不僅要吸引本地人才回流,還要積極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在引進過程中,注重人才與企業需求的匹配度,提供個性化的政策支持,如住房補貼、子女教育等優惠政策,解決人才的后顧之憂。
三、多方協同,共創人才發展良好環境
? ? ? ? ?人才強省戰略的實施需要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多方共同努力。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制定完善的政策體系,加大資金投入,為人才發 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基礎設施保障;企業要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積極參與人才培養和引進工作,為人才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優厚的待遇;高校和科研機構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實現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只有各方協同發力,才能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局面,為福建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推動民營經濟在創新驅動的道路上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