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能量爆棚——25歲的中年危機

還有3個月就25周歲了。沒錢沒女朋友沒技術。
每天都在隨波逐流。但是做什么都慌得不行。

不敢花錢,但也會突然沖動剁手買個大件。
一會想著存錢,一會又恨不得把錢全都拿去投資。
看啥技術都覺著cool,學幾節課之后就學不下去。
找到一份實習,剛干了一個多月,面對冗長的開發流程、大量的代碼、無關痛癢的任務。碰到刮風下雨、頭疼腦熱、公交車人多,就頓生退意。
實驗室給的研究方向研究不動,自己喜歡的東西又說不出個所以然。
面對著秋招,實習結項,畢業論文開題等一堆事情一個頭兩個大。
感覺有一萬件事要做。但是每天的常態還是知乎微博B站朋友圈YouTube一通刷。
看視頻做筆記還是學不明白。反復做筆記做到怕自己得強迫癥。。。(有點夸張了 -_-)

小時候接受的那些傳統價值觀已經拋棄的差不多了。
謙遜,安貧,與人為善。
謙遜,我以前對謙虛的理解有誤,以為謙虛就是懂裝不懂。然而正確態度應該是知之為知之。甚至不知也該想想不知則如何知。如果面對什么問題都說不知道,那豈不是成了白癡。。。
安貧,以前的教育總是隱隱的貶低錢,實在是沒必要。錢是用來衡量勞動量,能量的東西。
有點像是鋼之煉金術師里賢者之石。喜歡錢沒什么錯,為了受到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多的科技便利來輔助認識改造世界,或者單純的買干凈的環境、水、食物、庇護所。錢都是必須的。
當然,錢就像賢者之石,剝削他人的勞動或者被別人剝削實在沒什么意思。看來只能剝削自己了。。。
與人為善,與人為善是一種很單純的態度,認為大家都是文明人,好人。然而社會并不是這樣。看看新聞就知道,世界上滿是惡人。我不否認文明人和好人當然是多數。
但是在很多情況下,蠻橫、庸俗、愚昧、盲目也大行其道。
有句話叫不是蠢就是壞。蠢和壞也許是同構的吧。總之遇到了躲著走就行了。
不再與人為善,繼續保持絕對中立,只繃著不笑的Poker Face了。
(這一段真雞兒中二。。。丟人)

對技術的盲目狂熱開始熄火
我是個沒常性且淺嘗輒止的人。換過兩次專業就是證據。
化學、微電、軟件開發(軟件開發里有太多東西可以熱衷,以至于現在完全忘了熱衷過什么。。。)
可是對技術和知識的表面狂熱是沒太大意義的。我很享受流水賬一樣流過的一頁一頁pdf。
在各種技術群里問過的各種各樣的 naive 問題。因為熱衷時間太短,暫得于己的東西真的是幾天后就忘得一干二凈。雖然也確實留下了模糊的印象,在未來成為某種直覺和經驗。然而比起真正的專家來說根本不值一提。
然而我可能無法真的改變這種秉性。TED上聽過類似的東西。有的人可能就是這樣,學一行愛一行,愛幾個月再轉下一行。
只是我不知道這樣下去我要怎么賺錢養家啊。。。我的教孩子學編程,送ta出國讀大學的夢想啊。。。
yy過的規劃是工作幾年然后創業。可是找不到好工作的話怕是又要一片茫然。
創業的話,趁現在列一下想做的坑吧。
1) 輔助人的種種智力心智局限的軟件。
筆記,GTD等等。
聽說還有輔助自閉癥兒童的軟件。
不知道軟件還能輔助什么樣的心理問題。
2)獨立游戲
各種獨立游戲大賣的勵志故事總是讓人心馳神往。
要做就做最三俗的抽卡氪金手游。
我覺著騰訊成功的秘訣就在于定價真的高。愿意付錢的人往往對幾塊和幾十甚至幾百的差別感覺并不明顯。能坑到一個就多坑點。沒毛病。
獨立游戲/傳統游戲和現在的氪金游戲真的有啥本質的區別嗎?有人說氪金手游全是垃圾。我倒沒那么極端。
傳統游戲那種買斷制再花時間讓自己變強。和氪金手游花錢跳過一部分前期刷的時間。有啥本質區別么?
我不否認游戲機上的游戲才是真的好玩,然而氪金手游制作人們能在更差的游戲質量上做出收入更高的各種騙氪機制,某種程度上也很厲害啊(雖然是毒瘤 )

3) 少兒/中小學生編程教育
要做就做玩具/教具。基于單片機(arduino)/arm/atom 做個劣化版 可編程的玩具之類的。
國人的消費習慣就是更喜歡給實物付錢。
教育

當然了,創業我能想到的坑肯定被別人做的差不多了。
我這種吃不了苦,每天必須睡足8小時的人,真是不知道如何搞定高強度的工作和創業。

好急啊,社會對年輕人的期待越來越高。混到讓自己滿意的deadline越來越提前了。
想要的太多,能做到的太少。
蠢是原罪啊。 T_T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